秋日曝书偶阅韦苏州集

白日落未尽,竹阴满前除。

翛然暑气退,高檐当雨馀。

新松无悴色,萱花亦已舒。

偶观草木性,中怀一欣如。

脱帽被粗葛,庭际方收书。

爱此韦郎句,把诵意踟蹰。

焚香更扫地,适喜中堂虚。

累月犹在告,深惭此閒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日午后,沐浴在竹林的阴凉之下,感受暑气渐消,雨后初晴的宁静与清新。诗中的“新松无悴色,萱花亦已舒”两句,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新松虽经岁月却依旧挺拔,萱花也在这秋日里绽放,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接着,“偶观草木性,中怀一欣如”,诗人通过观察草木的生长状态,内心涌起了一种由衷的喜悦和共鸣,这种情感超越了表面的景物描写,深入到了对生命本质的感悟。脱帽、披上粗葛衣,庭院中整理书籍,这一系列动作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态度,也暗示了他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爱此韦郎句,把诵意踟蹰”,诗人对韦应物(韦苏州)的诗句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反复吟诵,似乎在其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不仅是对韦应物诗歌艺术的赞赏,也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反思。

最后,“焚香更扫地,适喜中堂虚”,诗人进一步营造出一种静谧、清新的氛围,通过焚香、清扫,使得室内更加整洁、舒适,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环境的追求。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271)

吴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分题圯桥送张公实

行经下邳城,试访留侯事。

遗迹今何存,临流漫相指。

侯也本韩人,天其畀刘氏。

奋击沙中锥,俯取圯下履。

举足直受之,匍匐更前跪。

欲为帝者师,宁被老人使。

嗟当嬴政时,虐燄到经史。

兵书尤所禁,搜索遍焚毁。

一编出袖中,依然先秦字。

乃知老人愚,远胜始皇智。

避世能全身,同时类黄绮。

维古多斯人,过客勿疑此。

行见沧海君,终从赤松子。

形式: 古风

丙午郊祀斋居夜雨独坐

春城闭重门,夜馆耿孤烛。

默坐方悄如,柝声递相续。

拥衾未成眠,伴我只僮仆。

微雨恣飘扬,寒花结群玉。

员丘岁有事,大驾朝出宿。

明当还法宫,天意亦可卜。

清道少浮尘,龙车为膏輹。

郊南咫尺地,宿麦芽已绿。

愿言同发荣,皇恩被阴谷。

形式: 古风

喜雨

北方苦春旱,入夏雨亦微。

俄然见檐溜,及午正霏霏。

散步荒园中,不觉沾我衣。

草木总欣悦,膏沭滋容辉。

昨者宿斋戒,遍走神祠祈。

礼官朝入奏,独与皇心违。

谓此在朕躬,聿当斡玄机。

宸衷之所至,端能动天威。

今年定有望,吾民应免饥。

形式: 古风

闻故园山茶为人所折

山花昔年植,正在竹亭西。

雨露频长养,岂同蒿与藜。

廿年始还家,见此枝犹低。

隔岁缀芳蕊,花开剪成缇。

亭今已撤去,乱石甃为堤。

复此与花别,梦寐不能迷。

颇闻此树下,春来踏成蹊。

衡门不常关,顽童皆有携。

如何忍攀折,狼籍满春泥。

遂令鸟雀至,月夜无枝栖。

渊明问来使,草木入诗题。

安得人爱惜,高与南檐齐。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