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韩上桂所作的《呈谢大方伯太蒙王公四首》中的第一首,通过描绘方岳的崇高地位与罗浮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谢大方伯太蒙王公的敬仰之情。
首句“方岳高临佐命悬”,以“方岳”象征谢公的高位,他如同高山般稳重,辅佐君主,承担着国家重任。接着,“罗浮屹峙镇南天”一句,运用了罗浮山作为背景,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寓意谢公在南方的稳固地位和影响力。
“公从间气钟名世,人自雄藩识重贤”两句,赞美谢公因其非凡的才能和品德而闻名于世,人们在雄藩之地就能认识到他的重要性,显示出他对社会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一柱力回涛势急,寸心长映日华鲜”描绘了谢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其坚定的决心和高尚的情操如同阳光下的花朵一样鲜艳夺目。这里将谢公比作支撑的柱子,形象地表现了他的力量和勇气。
最后,“金瓯完好知无极,回首宸都颂圣年”表达了对谢公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使国家繁荣昌盛的赞颂。金瓯象征国家的完整和稳固,而“无极”则意味着这种稳定和繁荣没有尽头。回顾京城,人们都在歌颂谢公的丰功伟绩。
整首诗通过对谢公形象的描绘和对其功绩的赞誉,展现了对这位杰出人物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