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逢永读书玉溪

黄生落落无他嗜,独把诗书作生计。

有似芸窗老蠹鱼,不知几食神仙字。

名家已自推清白,天与苍松作标格。

虽然体弱不胜衣,一寸心涵万山碧。

曾随计吏谒天子,风卑未展垂云翅。

醉从河伯吸西江,归装剩得一囊水。

自笑期期不能言,懒持手版向公门。

闻道玉溪风物好,柳边遥汎木兰船。

玉溪流水桃花绕,溪上茅堂占林杪。

夜犬时惊唤渡人,醉渔日伴忘机鸟。

黄生时到倚钓矶,鹤骨照耀青玻璃。

酒酣长啸明月上,万丈寒涛绕笔飞。

丈夫本合翔天路,时违暂作五湖主。

我寄閒心与白云,随君直入烟波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黄生的读书人,其生活与追求皆围绕着诗书,犹如老蠹鱼般沉浸其中,不为其他所动。诗中以“芸窗”喻读书之室,以“神仙字”形容诗书之高妙。黄生虽体质较弱,却有一颗深邃如万山碧水的心,他曾有机会接近权力中心,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施展抱负。

黄生后来选择前往玉溪,一个据说风景优美的地方,他带着满载的书籍和对自然的热爱,过上了隐逸的生活。在玉溪,他与自然和谐共处,与动物、植物乃至心灵相通的鸟类为伴,享受着宁静与自由。黄生时常来到溪边钓鱼,鹤骨映照在清澈的水面,显得格外精神。夜晚,他饮酒长啸,月光洒在波涛之上,仿佛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笔下流淌出千尺寒涛。

诗的最后,表达了黄生虽有飞翔于天际的雄心,但因时运不济,暂时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诗人李云龙则将自己闲适的心境寄托于白云之中,期待能追随黄生一同进入那片烟波浩渺的世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黄生独特的人生态度和他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境遇的同情与理解。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苍梧陈太守

瘴烟多处是苍梧,卧里何年剖汉符。

凫舄满庭趋属吏,花裙遮道拜蛮奴。

风生官阁摇斑竹,日落江城怨鹧鸪。

帝曰吾今召君矣,莫辞叱驭效驰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题绮绚堂

自从混沌死,入识互为贼。

飞才游想障虚空,自性茫茫收不得。

丈人结习固难忘,潘生又诧锦绣场。

世间饶舌米仲诏,更以绮绚名其堂。

墨池春暖桃花泛,赫蹄日丽馀霞散。

岂知无相即胜相,华言绮语徒为患。

我从我处登兹堂,毫端隐隐发金光。

诗成不解作何语,但闻舌本莲花香。

形式: 古风

韩孟郁招同黄宫谕刘宪副高太守梁韩二明府暨苏梁诸公集浮丘步寅仲韵(其一)

仙山在人境,出郭惬幽寻。

花雨散瑶席,松云结暮阴。

胜情欣有托,酒政雪能禁。

借问三青鸟,何时有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韩孟郁招同黄宫谕刘宪副高太守梁韩二明府暨苏梁诸公集浮丘步寅仲韵(其二)

扳林窥宝井,就架检丹书。

抱石白云懒,出花清磬疏。

归来华表鹤,好住武陵渔。

羽客瑶坛上,相携奏步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