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帘.本意

濛濛未许斜阳透。荡参差、一片縠纹微绉。

闲煞小银钩,度困人长昼。

看尽落花飞尽絮,任几处、莺声轻溜。依旧。

此好景良辰,也能消瘦。

多少苦雨酸风,障游蜂不入,晴丝难逗。

云晴曲房深,听辘轳银甃。

隔住红灯花外影,清露下、香浓金兽。偏又。

到月照流黄,夜凉时候。

形式: 词牌: 真珠帘

鉴赏

这首《珍珠帘·本意》由清代女词人顾太清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生动的春日景象。

开篇“濛濛未许斜阳透”,以轻柔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朦胧景象,阳光尚未穿透薄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荡参差、一片縠纹微绉”则进一步渲染了水面波光粼粼的动态美,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笔触在水面上轻轻划过,留下一道道细碎的涟漪。

接着,“闲煞小银钩,度困人长昼”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垂钓者悠闲自得的状态与漫长的白昼相联系,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宁静。而“看尽落花飞尽絮,任几处、莺声轻溜”则将视线转向了自然界的变迁,落花纷飞,柳絮飘扬,莺啼声声,构成了一幅春日特有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多少苦雨酸风,障游蜂不入,晴丝难逗”几句,则以风雨的侵扰和晴丝的难以触及,反衬出春日里难得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关怀与思考。最后,“云晴曲房深,听辘轳银甃。隔住红灯花外影,清露下、香浓金兽。偏又。到月照流黄,夜凉时候。”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月光照耀下的庭院,红灯映照着花影,清露滋润着万物,香气四溢,金兽(可能指香炉)散发出的香气更加浓郁。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也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体现了顾太清作为女性词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凄凉犯.络纬

梧桐落了层层叶,碧云暗度秋老。

八尺龙须,半帘月影,乍凉多少。今年特早。

催满院、虫声又搅。井阑边、絮絮叨叨,也似向人恼。

鼓翼瓜棚上,饮露餐花,自能常饱。

丝笼慢贮,挂房栊、最宜深悄。

不为哀音,也容易、秋衾梦觉。

隔疏窗、拌共夜雨,听到晓。

形式: 词牌: 凄凉犯

冉冉云.雨中张坤鹤过访

秋雨潇潇意难畅。忽敲门、道人来访。

玄都客、谈论海天方丈。全不管、世间得丧。

惟有真知最高尚。一任他、你争我让。

把身心、且自忘忧颐养。阅尽古今花样。

形式: 词牌: 冉冉云

垂杨.秋柳

秋凉乍到。便长条踠地,柔丝拂袅。

雾雨霏烟,无情不绾章台道。梦回十二红楼悄。

小桥外、夕阳遍照。阅行人、一树弯腰,带六朝风调。

经过春风多少。任月白天空,惊乌三绕。

谢尽繁华,长堤落叶无人扫。青蛾不是当初貌。

更对着、断肠衰草。萧疏客舍,寒蝉声渐老。

形式: 词牌: 垂杨

望月婆罗门引.中元步月

海棠花底,乱蛩啼遍小阑干。月阴云净天宽。

立尽梧桐影里,深草露华寒。

听哀音几处,痛哭中元。蒿灯细然。荡万点、小金丸。

看到香消火灭,过眼浮烟。

秋风庭院,破尘梦、清磬一声圆。南窗下、剪烛更阑。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