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一木先生高尚乞休别后补赠

解组贪泉石,抽簪恋钓筒。

白莲怀社内,黄菊想篱中。

廊庙情虽笃,江湖梦已通。

乞归如邴涣,招隐羡梁鸿。

桃李瞻依切,冠裳出饯同。

遗荣名愈重,拜送意何穷。

桂楫摇波碧,蒲帆背日红。

离颜搔短鬓,去思结深衷。

一木飞霞迥,三鳣宿雾笼。

追攀不可及,翘首仰高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此诗《俞一木先生高尚乞休别后补赠》由明代诗人陶益所作,通过对俞一木先生辞官归隐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与淡泊的心境。

首联“解组贪泉石,抽簪恋钓筒”,以“贪泉石”和“钓筒”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俞一木先生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解下官职的束缚,放下官帽,投身于自然之中,享受着钓鱼的乐趣,这不仅是对物质的放弃,更是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颔联“白莲怀社内,黄菊想篱中”,通过“白莲”和“黄菊”的意象,进一步描绘了俞一木先生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雅。白莲象征着纯洁与高洁,黄菊则代表了坚韧与不屈。这两句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怀念,更体现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颈联“廊庙情虽笃,江湖梦已通”,转折处展现了俞一木先生在官场与江湖之间的抉择。尽管对朝廷有着深厚的情感,但最终选择了退隐江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一选择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品质。

尾联“桃李瞻依切,冠裳出饯同”,描绘了俞一木先生辞官时的情景。众人的依依不舍,以及为他举行的送行仪式,既表现了对他高尚人格的敬仰,也反映了社会对这种行为的认可与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俞一木先生辞官归隐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自然、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俞一木先生的精神世界和人生选择的深远意义。

收录诗词(504)

陶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北溪赴任省亲临别有赠

白沙翠竹古冈州,羡尔衣冠向此游。

入境喜迎仙籍彦,趋庭应见海陵侯。

龙光出匣星河动,鹢影摇波日夜浮。

慷慨共期千万里,壮怀休倚仲宣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许吾野观竞渡诗二首索和为次之(其一)

龙船出海竞相催,击楫中流亦壮哉。

猛气已随飞浪急,雄心争喜夺标回。

投湘角黍仍堪具,吊屈辞章未易裁。

江畔往来人扰扰,不知谁负洛阳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许吾野观竞渡诗二首索和为次之(其二)

乍雨初收潮欲平,遥闻隔浦有歌声。

湖边过客依依望,桥上游人故故惊。

忽见鹢浮波浪出,俄喧龙跃海涛生。

酒阑尽日不归去,采采芙蓉还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谒林梧窗先生祠

不见林宗面,先抠孺子衣。

名祠瞻俎豆,绛帐想光辉。

洗砚池空在,藏书室已非。

藓碑摩读罢,悽恻欲归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