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戚继光所作的《奉挽晓峰张丈》其一,通过哀悼逝者,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逝者的哀悼。
首联“三十年交云已亡,那禁风雨到胡床!”以“三十年交”开篇,点明了与逝者深厚的友谊,接着以“云已亡”和“风雨到胡床”描绘出逝者离世后,生者面对的孤独与凄凉,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颔联“中宵徒有空梁泪,候雁应无远字将。”进一步深化情感,通过“中宵”、“空梁”、“泪”等意象,表现了诗人深夜独坐,思念逝者,泪水满眶的情景。而“候雁”、“远字”则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逝者音讯的期盼,但最终只能是徒劳。
颈联“天纵神驹方骋足,星摇宝剑遽韬芒!”运用了“神驹”、“宝剑”的比喻,表达了对逝者才华横溢、英勇无畏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其突然离世的悲剧性。这里的“骋足”与“韬芒”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生命之短暂与辉煌与消逝之间的反差。
尾联“欲征世业君堪慰,三署犹虚鹓鹭行。”表达了诗人对逝者在世时贡献的认可与慰藉,同时指出逝者虽去,但其精神与成就仍被世人铭记,如同“鹓鹭行”一般,象征着逝者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影响。这一联既是对逝者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纪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缅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价值及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