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径联镳去,身疑在画图。
林阴穿欲尽,山霭近还无。
下榻聊盘礴,裁诗屡嗫嚅。
道人留客意,片月出云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经过天竺寺时的景象和心境。诗人以一连串的意象,细腻地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愫。
“一径联镳去”开篇即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缓缓前行的氛围,让读者仿佛随着诗人的步伐,一同穿梭于山林之中。而“身疑在画图”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似乎连自己的身体都融入了这如画般的自然景观之中。
接下来的“林阴穿欲尽,山霭近还无”,诗人通过对树木和山峦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渺小而又深邃的情感。树荫浓密似乎要把一切都遮盖起来,而远处的山峰依旧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
“下榻聊盘礴”中的“下榻”,意指在旅途中暂时休息,这里表明诗人在这片美丽的景色前停留下来,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紧接着,“裁诗屡嗫嚅”则透露了诗人的创作状态,他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不断地咏叹、修改自己的诗句,以求达到完美。
“道人留客意”中的“道人”,可能是指寺庙中的僧侣,他们似乎对行者有着某种留恋。而“片月出云孤”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月亮从云层中露出一角,给这寂静之地增添了几分清冷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出一个既充满自然美感,又不乏哲思深度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中。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小箔鸣机几万家,时清犹想旧繁华。
楼台夜映双溪月,箫鼓春迷后坂花。
回首十年真梦寐,停骖四顾但风沙。
却过萧寺无人语,独对枯林数暝鸦。
逐鹿营营一梦惊,事随流水去无声。
黄沙日傍荒台落,绿树人穿废苑行。
遗恨分香怜晚节,胜游飞盖想高情。
我来不暇论兴废,一点西山入眼明。
酷爱鹅溪水,潺潺傍马流。
落梅寒崦静,啼鸟暮村幽。
我病今朝已,君家有酒不。
新斋最奇绝,犹得少淹留。
兀兀听凉雨,开门雪涨川。
独行枫叶底,秋兴雁行边。
老去无多事,閒知有胜缘。
何时纵仙舸,我亦愿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