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州

写真不怨毛延寿,视死还同屈大夫。

异世同乡俱薄命,空令千载起嗟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归州》由宋代诗人汪藻所作,通过“写真不怨毛延寿,视死还同屈大夫。异世同乡俱薄命,空令千载起嗟吁。”四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感慨与同情。

首句“写真不怨毛延寿”,借指历史上因画像而遭贬或不幸的人物,如王昭君,不怨恨为她画像的毛延寿,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毛延寿在《汉书》中因画错昭君像,导致昭君远嫁匈奴,后被汉元帝责罚。此句暗示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理解。

次句“视死还同屈大夫”,将主人公与屈原相提并论,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因政治失意而投江自尽。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主人公虽身处逆境,但依然坚守节操,视死如归的精神赞美。

第三句“异世同乡俱薄命”,指出尽管主人公和屈原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都是自己家乡的人,都遭遇了不幸的命运。这句话强调了命运的无常与地域的共鸣,深化了主题。

最后一句“空令千载起嗟吁”,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惋惜之情,即使过了千年,人们仍会为他们的遭遇感到叹息。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历史公正性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命运不公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坚韧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公正性的质疑与对人类共通情感的共鸣。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蚕妇行

树头恰恰晴鸠喜,上巳人家扫蚕蚁。

纸窗茅屋春雨寒,买炭添炉中夜起。

平明采叶晞露痕,随刀翠缕如丝匀。

三眠欲食春已老,旋炊新麦祀蚕神。

咽明足紧解丝簇,犹向前溪问茅卜。

东邻西里想殷勤,借问今年几分熟。

缲车轧轧桑阴凉,主家人立鸿雁行。

丝成不得半缕著,一生麻纻随风霜。

形式: 古风

琴高鱼

百川萃南州,水族何磊砢。

其间琴高鱼,初未列楚些。

岂堪陪薧鲜,裁用当殽果。

土人私自珍,千里事封裹。

遂令四方传,噍嚼亦云颇。

俗云琴高生,控鲤宛溪左。

灵踪散如烟,遗鬣尚馀颗。

向来骑鲸人,逸驾尝慕我。

不应当时游,反用此么么。

得非效齐谐,怪者记之过。

彭越小如钱,踪迹由汉祸。

越书载王馀,变化更微琐。

因知天地间,人莫穷物夥。

区区于其中,臆决盖不可。

伪真吾何知,且用慰颐朵。

形式: 古风

馀杭道中

过境全疑道若穷,萦纡百转曲回通。

人行山顶半天上,舟绕溪流乱石中。

狱讼已无前世号,衣冠犹有古人风。

才归又见争相庆,共听歌谣万室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谢端明遣骑送酒

十样华樽照荜门,儿童歌舞彻比邻。

他乡忽作青州梦,新岁初尝白堕春。

敢谓五浆骇先馈,且欣一盏便醺人。

扶衰却老皆公惠,肯学刘伶祀鬼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