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四十)

惯居幽隐处,乍向国清中。

时访丰干道,仍来看拾公。

独回上寒岩,无人话合同。

寻究无源水,源穷水不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我习惯居住在幽静隐蔽的地方,突然来到国清寺中。
时常去探访丰干的道路,也来此看望拾得和尚。
独自返回寒冷的岩石之上,没有交谈的人共享心境。
寻找源头的水流,虽然找不到源头,但水流却永不停歇。

注释

幽隐:隐秘、偏僻。
乍:突然。
国清中:国清寺内。
丰干道:指丰干禅师所居之处。
拾公:拾得,唐代僧人,以拾物度日。
寒岩:冰冷的岩石。
合同:共鸣,共享心境。
无源水:没有源头的水。
源穷:源头消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居自然的生活状态。诗人习惯了幽静安逸的环境,一旦来到喧闹的国都,却又寻找那清净之地。在探访丰干道时,诗人仍旧回到观赏拾公(可能指某处景点或事物)的地方。

独自返回高冷的岩穴,没有人可以交谈相同的话题。诗人在寻觅那些无源之水,即便是水流枯竭,但心中的追求却永不枯竭。这反映出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达到精神层面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幽静与喧闹、自然与人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于高洁生活的向往。语言简约而意境深远,是一首蕴含丰富哲思的好诗。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四十一)

生前大愚痴,不为今日悟。

今日如许贫,总是前生作。

今生又不修,来生还如故。

两岸各无船,渺渺难济渡。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诗三百三首(其四十三)

低眼邹公妻,邯郸杜生母。

二人同老少,一种好面首。

昨日会客场,恶衣排在后。只为著破裙,吃他残䴺?。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诗三百三首(其四十五)

夫物有所用,用之各有宜。

用之若失所,一缺复一亏。

圆凿而方枘,悲哉空尔为。

骅骝将捕鼠,不及跛猫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诗三百三首(其四十七)

骝马珊瑚鞭,驱驰洛阳道。

自矜美少年,不信有衰老。

白发会应生,红颜岂长保。

但看北邙山,个是蓬莱岛。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