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元家道保,白家阿雀,俱生在、五旬有八。
喜君得子与同年,怪檐外、鹊□嘲哳。
我疑释老,携来付与,人尽说、眉如翠刷。
龙门种定入龙门,且早做、韩檠生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五十八岁才得子的中年男子的喜悦心情。开篇即点出元家道保和白家阿雀都在五十八岁时有了孩子,这个年龄在古代被视为晚婚晚育,因此他们能够在这个年龄得到孩子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诗人通过“喜君得子与同年”表达了对朋友得子的祝贺之情。
接着,“怪檐外、鹊□嘲哳”中的“檐外”指的是屋檐之外,而“鹊□嘲哳”则是形容鸟儿在屋檐上欢快的鸣叫声。这里的“怪”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感到稀奇,可能是在暗示自己对于晚得子这一事实感到意外。
“我疑释老,携来付与,人尽说、眉如翠刷”则是诗人自述,他原本怀疑自己会像传说中的“释老”一样,不再有生育能力,但现在他却能够“携来付与”,也就是说能够将自己的后代托付给下一代。最后,“人尽说、眉如翠刷”形容孩子的眉毛像翠绿色的刷子一样,表现了孩子的可爱和诗人的喜悦。
“龙门种定入龙门,且早做、韩檠生活”中的“龙门”指的是古代一个传说中的地方,据说那里可以遇到神仙,从而获得长生不老。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比喻自己虽然没有去到“龙门”,但也能够通过孩子的出生来实现自己的精神和血脉的延续。
整首诗表达了中年得子的喜悦,以及对未来和后代的美好期待。
不详
我嗏今夜为情忙,又那得、工夫送巧。
星桥才罢,嫩凉如水,一夕祥烟萦绕。
欢传玉母宴西池,正绿发、斑衣称寿。
儿孙鼎贵,弟兄同相,辉映貂蝉前后。
六宫宣劝锡金桃,看盛事、明年重又。
南国寒轻山自碧。庭际梅花,先报春消息。
绮萼玉英何忍摘。真堪树下陈瑶席。
旋嗅清香消酒力。剪采无功,粉笔争描得。
一曲新欢须共惜。等闲零落随羌笛。
故里山遥春霭碧。为想繁枝,清梦何曾息。
缧带霜英人不摘。纷纷日暮飘絪席。
休抱离肠凭酒力。只有轻纨,依约应传得。
白发未归空自惜。柔肠寄尽平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