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谁家解祟吐千瓶,丹墨交辉走百灵。

尽使蛙蛇归药笼,又缠萧艾作人形。

安得綵丝十万丈,东南西北系飘零。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翻译

哪家能解开这神秘的咒语,倾倒出千瓶的丹墨,光芒四射如同百灵鸟飞舞。
这些丹墨让青蛙蛇虫都成为药材,又将艾草编成人的形状。
哪里能得到十万丈长的彩丝,好将这四处漂泊的人们紧紧系住。

注释

谁家:哪一家。
解祟:解除诅咒或邪气。
千瓶:极多的瓶子。
丹墨:丹药和墨水,这里可能象征神秘力量。
交辉:相互辉映。
走百灵:如百灵鸟般飞舞。
蛙蛇:泛指小动物。
药笼:装药材的篮子。
萧艾:艾草,一种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人形:人的形状。
安得:如何能得到。
綵丝:彩色的丝线。
十万丈:极大的长度,形容数量众多。
系飘零:系住飘泊不定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端午节的习俗,尤其是与驱邪避疫相关的活动。首句“谁家解祟吐千瓶”暗示了人们在端午节会挂菖蒲、艾草等以驱邪,"千瓶"可能象征着众多的草药或香囊。接下来的“丹墨交辉走百灵”描绘了五彩斑斓的装饰和符咒在空气中飘动,寓意吉祥和驱鬼。"尽使蛙蛇归药笼,又缠萧艾作人形"则形象地写出人们将这些植物编织成各种形状,如蛙蛇等,以镇宅驱邪。

最后两句“安得綵丝十万丈,东南西北系飘零”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气氛的向往,希望有无尽的彩线可以将人们的命运与这些辟邪之物相连,寓意平安吉祥。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宋代端午节的独特风俗和人们的祈福心理。

收录诗词(7)

周承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龙岩山

灵河直欲贯苍崖,神力摩挲石岛开。

冰玉满怀云满袂,分明天上泛槎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殷红片片点苍苔。

形式: 押[灰]韵

黄陵题咏(其二)

鹤驾云軿去不回,空遗庙貌古山隈。

铁心石骨昌黎伯,也向黄陵掷珓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黄陵题咏(其一)

卧随流水下烟汀,暂泊扁舟谒庙灵。

古屋凄凉庭不扫,断碑漫灭户空扃。

林藏宿鸟春声好,潭跃金鳞夜气腥。

箫鼓送神人去后,满江莎草自青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