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题家书后寄外

宵深倦绣。细数铜壶漏。剔尽釭花红似豆。

人比影儿还瘦。窗前悔种梧桐。飘摇易感秋风。

欲写音书寄远,天边盼断飞鸿。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清平乐·题家书后寄外》由清代诗人陈嘉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期盼。

首句“宵深倦绣”,点明了时间背景——深夜,女主人公正在疲倦地绣着衣物,暗示了她长时间劳作的疲惫与孤独。接着,“细数铜壶漏”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漫长,铜壶滴漏的声音成为时间流逝的象征,也加重了等待的焦虑感。

“剔尽釭花红似豆,人比影儿还瘦。”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女子的面容与灯芯的微光进行类比,形象地描绘出她的消瘦与憔悴,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痛苦与煎熬。灯芯虽小却红如豆粒,而女子的身形却瘦得仿佛只有影子一般,这种鲜明的对比,强化了情感的深度。

“窗前悔种梧桐,飘摇易感秋风。”梧桐树在秋季落叶,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衰败,这里借以表达女子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梧桐叶的飘摇也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哀愁,引发对远方丈夫的思念。

最后,“欲写音书寄远,天边盼断飞鸿。”表达了女子想要给远方的丈夫写信,寄托思念之情的愿望。然而,天边的飞鸿似乎永远无法到达,这既是对通信不便的无奈,也是对丈夫无法即时回应的失望。整首词以“飞鸿”为喻,寓意深远,既表现了女子的期待与渴望,也蕴含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坚韧。

综上所述,《清平乐·题家书后寄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展现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深情思念与期盼,以及面对时空距离的无奈与挣扎,是一首充满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24)

陈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春晚

幕底层阴黯绮栊。柳枝摇曳怨东风。

鹧鸪声里春将晚,满地苍苔糁落红。

情默默,恨重重。一年芳事惜匆匆。

縻芜远道无消息,肠断零烟剩雨中。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采桑子.丁巳寒食

饧箫声里逢寒食,花映重帘。柳插高檐。

芳草萋萋绿似烟。踏青怕上西湖路,莺语堤边。

鹃泣山前。麦饭家家扫墓田。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减字木兰花.题孙蘋桥画木兰从军图

弓刀结束。戎装貌出人如玉。单骑从征。

也学男儿愿请缨。嗟嗟奇事。深闺姓氏垂青史。

绝塞冰天。只比看羊少七年。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南乡子.题赵君兰碧桃仙馆词

彩笔炫风神。谱入金荃认不真。

如此才华谁比拟,前身。应是钟陵写韵人。

题遍镜湖春。缕雪裁冰句崭新。

除却花帘称敌手,纷纷。巾帼论词合让君。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