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巴上人

相思不但是黄昏,才到凄凉便忆君。

明月当天人寂寂,西风捲地叶纷纷。

归心随水流千里,别恨因秋凑十分。

灯火何时共良夜,一杯香茗细论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寄巴上人》由宋代诗人吴惟信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联“相思不但是黄昏,才到凄凉便忆君”,开篇即点出主题——相思之情。诗人并未直接描述相思的具体场景或情感强度,而是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暗示相思之情不分时间,无论何时何地,心中都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这里的“黄昏”并非实指,而是象征性的,代表了一种情感上的低落时刻,与“凄凉”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颔联“明月当天人寂寂,西风捲地叶纷纷”,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氛围。明月高悬,本是清朗美好的景象,但在诗人眼中却显得格外寂寥,与“人寂寂”形成对比,凸显了内心的孤独与空虚。而“西风捲地叶纷纷”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逝、季节更迭,同时也暗喻着离别的苦涩与无奈。

颈联“归心随水流千里,别恨因秋凑十分”,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的心随着流水远去,仿佛要追随友人而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重逢的心情。同时,“别恨因秋凑十分”则通过秋天这一特定季节,强化了离别的痛苦感受,使得情感更加浓烈。

尾联“灯火何时共良夜,一杯香茗细论文”,则在情感的抒发中注入了一丝希望与期待。诗人想象着未来能够与友人相聚,共享灯火通明的夜晚,细品香茗,深入交流学问,这不仅是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憧憬,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08)

吴惟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后期诗人

  • 字:仲孚
  • 籍贯:霅川(今浙江吴兴)

相关古诗词

寄天竺山人

白云天竺寺,谁似尔清闲。

诗可名身后,人传到世间。

梅花香雪涧,树色锁春山。

空有相寻约,高风岂易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寄沈二山人

休说边埃扫不清,如君出处极分明。

西湖旧有骚人分,南岳新添散吏名。

吟苦只因听雨久,心闲直待买山成。

堂堂京国谁知己,百尺楼空一剑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师兄庵住香山寄(其一)

主持兰若太湖傍,愈觉清高不比常。

窗下围棋松日薄,径中行药竹风凉。

诗成封去邻僧和,茶嫩惟同野客尝。

见说近时勤行业,朝朝亲炷佛前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师兄庵住香山寄(其二)

身陷清贫乐有馀,风流人物称山居。

虚堂扫地犹持课,隐几看云罢读书。

破碎衣裳多自补,髼松头发少曾梳。

有时行向湖边去,闲对渔翁话古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