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沙·寄外》由清代诗人邓湛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伴侣深切的思念之情。
首句“镇日多愁屡废餐”,开篇即道出了主人公每日因愁绪而难以进食的状态,形象地刻画出内心的沉重与疲惫。接着“闭门清坐遣应难”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闭门独处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即使试图寻求宁静也难以摆脱愁绪的困扰。
“楼头明月几回残”一句,以明月的圆缺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波动,暗示着主人公对时光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伴侣的思念随时间而加深。而“万点落花谁着眼,一声长笛独凭栏”则通过落花与长笛声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孤独的氛围,表达了主人公在春日里对伴侣的深深怀念,以及独自面对这份情感的无力感。
最后,“梦归冰簟五更寒”一句,以梦境中的寒冷景象作为结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愁绪与孤独,也暗示了主人公在梦中仍无法逃离现实的寒冷与孤独,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远方伴侣无尽的思念与渴望团聚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思念与孤独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伴侣深切的关怀与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