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寺纳凉呈宗衍师

宝洞然香罢,山堂问话中。

日将秋共淡,心与境浑空。

弹指看浮世,披襟纳远风。

因知宴坐者,白首乐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香烟袅袅的宝洞中,对话在山堂间进行。
秋日阳光渐显清淡,心境与环境融为一体。
弹指一挥间,观照世间浮华,敞开胸怀接纳远方清风。
由此可知,静坐的人能享受无尽的乐趣直到白头。

注释

宝洞:香气缭绕的洞穴。
山堂:山中的厅堂。
问话:交谈。
秋共淡:秋天的阳光变得柔和。
心与境:心境与环境。
浑空:完全融合。
弹指:瞬间,弹指一挥。
浮世:世间浮华。
披襟:敞开衣襟。
宴坐:静坐。
白首:白发苍苍。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宝洞的香气和山堂的谈话作为开篇,从而引出了对自然景象和心境的描绘。"日将秋共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季节变换的感慨,以及这种感慨带来的内心淡然。"心与境浑空"则是诗人内心与外界自然景象合一的状态,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融入自然的禅意。

"弹指看浮世"一句中,"弹指"常用来形容时间的短暂和易逝,而"看浮世"则是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观察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紧接着的"披襟纳远风"则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感受那清新而又遥远的风,将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相连接。

最后两句"因知宴坐者,白首乐无穷"表达了诗人的悟境和生活态度。"宴坐"即是悠然自得的状态,而"白首"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老去。但在这样的状态中,诗人却感受到一种"乐无穷"的快乐,这种快乐是超越了世俗的追求和烦恼,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满足与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精神自由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净因院赴浴

汉客疲江海,乘槎万里归。

重寻象王舍,一浣洛城衣。

坏壁凝香霭,明轩泛暮晖。

红尘不相贷,归路骤骖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介之登楼见寄

俯瞰江城十万家,旧居却叹久荒遐。

秋空云片归飞鹤,古木藤阴屈结蛇。

卧爱滩声长在耳,望穷山色接无涯。

凭君命句天然景,流落人间与众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四弟夏雨

蚕月雨冥冥,愁云满太清。

庭阶犹积润,沟港更繁声。

嫩绿应浮野,馀凉稍及城。

隋河今不浅,放艇欲南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竹元珍寒食次韵

羁旅看春色,清明客帝乡。

花开禁苑密,柳袅御沟长。

玉勒无馀地,钿车有剩香。

尘埃不可久,归梦楚山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