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呈韩丈

阳乌阴兔争驰骋,人世光阴刹那顷。

玉盘生菜乱青丝,三岁公家吃春饼。

前年班春池阳城,民物熙熙箫鼓声。

去年转粟巡边徼,圣朝初下和戎诏。

祇今塞下不传烽,野梅官柳竞春风。

相从且作无事饮,莫辞节物来匆匆。

明年上国春应早,棠棣阴中诗更好。

诗成但遣阿买书,邮筒寄我江南道。

形式: 古风

翻译

太阳和月亮交替运行,人间光阴如白驹过隙。
玉盘中的蔬菜像乱麻般的青丝,人们享用春饼已三年。
前年在阳城的春天,百姓欢庆,箫鼓喧天。
去年开始边境粮食运输,朝廷发布和平诏令。
如今边塞不再报警烽烟,野梅官柳共迎春风。
让我们暂且忘却烦恼,尽情饮酒,不必担心时光匆匆。
明年的京城春天应该早早到来,那时在海棠树荫下的诗篇更佳。
写好诗后,只让阿买送信,通过邮筒送到江南的路途上。

注释

阳乌:太阳。
阴兔:月亮。
刹那顷:形容时间极短。
玉盘生菜:比喻精致的菜肴。
春饼:春季的传统食物。
班春池:春天聚会的地方。
箫鼓:乐器,象征节日气氛。
巡边徼:巡视边境。
和戎诏:和平的诏令。
塞下:边疆地区。
烽:古代边防报警信号。
竞春风:争相迎接春天。
无事饮:闲适的饮酒。
节物:季节的景物。
阿买:仆人或信使。
江南道:江南地区。

鉴赏

这首宋诗《春日呈韩丈》由章甫所作,以春天的景象和人事变迁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享受春光的闲适心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首句“阳乌阴兔争驰骋”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和月亮交替运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刹那顷”强调了光阴的迅速。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玉盘生菜乱青丝”和“三岁公家吃春饼”,展现了春天的传统习俗,以及社会的安宁和谐。

诗中回忆了前年在阳城班春时的热闹场景,去年则转而关注国家边防事务,皇帝发布了和戎诏令,边境局势得以缓和。诗人感慨“祇今塞下不传烽”,意味着和平的到来,野梅官柳共迎春风,显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诗人邀请朋友在这样的和煦春光中“相从且作无事饮”,享受当下,不为繁忙的俗务所扰,同时对未来充满期待,相信“明年上国春应早”,并希望能在诗歌创作中表达更美好的愿景,最后嘱咐将诗作寄往江南,传递友情。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融入了对时政和个人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宋人对春日的美好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321)

章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三复增感每字赋一诗(其七)

诗吟不必工,酒实性所爱。

少年少拘束,日与尊罍对。

沉酣相呼和,亦有嵇阮辈。

会合不可常,故人今好在。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三复增感每字赋一诗(其九)

忆买京口船,飘飘适荆楚。

览古吊兴亡,亦有会心侣。

岁月能几何,已作幽明阻。

筋骸幸无恙,未害且逆旅。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三复增感每字赋一诗(其三)

饥寒傍人门,面目自可憎。

为善得长贫,天理疑难凭。

狂谈取富贵,易若阶而升。

吾实畏鬼神,勿谓吾无能。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三复增感每字赋一诗(其六)

门庭久沮洳,蚯蚓升吾堂。

夜寒人阒寥,蟋蟀鸣吾床。

屋头两株树,叶落满僧廊。

骚人不须悲,荣悴理之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