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子兰歌吊番禺君也

月离于箕风扬沙,月离于毕雨滂沲。

星有好风有好雨,嗟尔明月可柰何。

抚灵均之遗曲,发浩浩之长歌。

岂无椒浆与桂酒,庭前草生萧艾多。

君不闻稚子子兰方得意,三闾大夫沉汨罗。

怀王入秦竟作幽忧死,不睹郑袖双青蛾。

读书千载有馀愤,恨无匣中龙泉与太阿。

朝朝暮暮阳台下,江水东流空逝波。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稚子子兰歌吊番禺君也》以月、风、雨的自然景象开篇,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月离于箕风扬沙,月离于毕雨滂沲",运用月相和天气变化,寓言世事沧桑,暗指番禺君的遭遇。

接下来,诗人感叹星象与自然的和谐对应,而明月却无法逃避命运的多舛,引出对明月的怜惜,同时也寓言了主人公的不幸。“抚灵均之遗曲,发浩浩之长歌”,借屈原的典故,表达了对番禺君高尚品格的敬仰和对其遭遇的悲愤。

“岂无椒浆与桂酒,庭前草生萧艾多”一句,通过生活细节描绘出环境的荒凉,暗示了番禺君的孤独和困厄。诗人接着提及子兰得意和屈原沉江的历史事件,借此表达对番禺君的同情以及对当权者的不满。

最后,诗人感慨千年历史中的愤恨,遗憾自己没有力量改变现状,只能在“朝朝暮暮阳台下,江水东流空逝波”的场景中,寄托对番禺君的深深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哲理,体现了元末明初诗歌的特色。

收录诗词(379)

黄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字:伯成
  • 号:弁山小隐
  • 籍贯:元庆元定海

相关古诗词

浴兰之歌叹往事也

浴兰汤兮沐芳,思美人兮沅湘。

今日兮何日,搴萧艾兮满堂。

云之皋兮梦之渚,天沉阴兮又夜雨。

谓子都兮仳倠,曰离娄兮矇瞽。

珠有颣兮玉有瑕,心悦君兮可柰何。

忠不察兮志不雠,终自怼兮沉汨罗。

遗菰兮投黍,灵歌兮鬼舞。

驾飞軨兮龙蹻,倚惆怅兮延伫。

形式: 古风

蛇蟠石歌为濮乐閒司令作

吾闻万物之精上浮为列星,天星之精堕地或为石。

异哉此石似蛇蟠,其故要非人所测。

我疑芒砀赤帝子,披剑斫地白蛇死。

老妪夜哭天不闻,群小连蜷化为此。

又疑愚公移山时,此物欲与山俱飞。

苍黄不及蜕皮骨,操蛇之神手脱遣。

年多物变形质在,岂有毒心犹未改。

睨之非蚺亦非巴,雪色正类蕲州花。

徂徕小松叶如发,一龙五蛇相纽结。

咫尺常疑雷雨来,寻常颇耐冰霜冽。

醉李主人初得之,举杯弹琴咏新诗。

便能雅拜亦不俗,未可遂笑元章痴。

形式: 古风

王维辋川剑石叶石林作精舍置之弁山下今为沈玉泉所得醉后求见因赋此

有石有石美如铸,拂拭锋棱气犹怒。

何人鼓橐动雷风,剥削泥沙山骨露。

昔年曾看辋川图,此物题诗采菱渡。

桃花源里有人家,杏树坛边见渔父。

开元宰相太平日,爱是园池赏心具。

销沉紫气斗牛间,流落东西几朝暮。

石林使君先得之,万里相携若奇遇。

即今好事属君家,翠竹疏花倚阑处。

吴鸿无人扈稽死,纵是有灵飞不去。

嗟我安得力士赑屃如庚辰,一看公孙大娘浑脱舞。

形式: 古风

与黄南窗陈直卿吴江长桥晚望

倚阑枫落吴江暮,地坼天倾百川注。

飞梁千尺虹影垂,人生南北多岐路。

古来吴越争为家,句践未足轻夫差。

鸟喙不可同富贵,范蠡亦乘浮海槎。

五湖水落三江口,西施却入鸱夷手。

我有此志非此时,且对长桥一杯酒。

始疑苍龙蜕脊骨,三十六鳞次第脱,渴欲饮川川不竭。

又似明月相离连,上弦下弦空影圆,行舟如梭月心穿。

雄藩千翼来飞汎,日看水兵教水战。

能诗忽忆谢玄晖,解道澄江净如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