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深甫

城东与城西,相去咫尺耳。

不得同朝夕,譬如隔山水。

况兹历三秋,正复累百里。

念我谁与游,怅然岂能已。

古人称莫逆,未必居密迩。

自嫌感豫深,更失笑谈理。

寡陋使心忧,空虚见人喜。

观过而知仁,且当谢君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寄王深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深刻理解。

首句“城东与城西,相去咫尺耳”描绘了朋友居住地虽近在咫尺,却难以朝夕相处的情景。接着,“不得同朝夕,譬如隔山水”进一步强调了空间距离带来的不便,如同被高山大水阻隔一般。

“况兹历三秋,正复累百里”两句,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即使是在秋季,也已经相距百里之遥。这种时空的阻隔让诗人感到孤独和无奈。

“念我谁与游,怅然岂能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与朋友相聚的心情。“古人称莫逆,未必居密迩”则引出古人关于友谊的深刻见解,即深厚的友谊不一定需要地理位置上的接近。

“自嫌感豫深,更失笑谈理”表明诗人对自己的情感过于敏感,甚至在笑谈之间也失去了理智,体现了友情中的细腻和复杂。

“寡陋使心忧,空虚见人喜”反映了诗人因知识和经历的匮乏而感到忧虑,但在见到朋友时却感到喜悦,突出了友情的治愈力量。

最后,“观过而知仁,且当谢君子”意味着通过观察朋友的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品德,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和尊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刻理解和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在距离和时间面前,友情的坚韧与美好。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寄论翊

走马平舒道,初日明三峰。

岚光共淡荡,千丈青芙蓉。

伊昔临画图,但爱神仙踪。

安知复壮丽,翰墨难为工。

我行天地间,异景曾此逢。

至今想见之,秀气常冲融。

世事劳人生,壮年成老翁。

山中定见佳,恨未与君同。

形式: 古风

寄永叔

俱持强汉节,共下承明殿。

相从不相及,相望不相见。

平生慕俦侣,宿昔异乡县。

展转多远怀,恍惚犹对面。

桑乾北风度,冰雪捲飞练。

古来战伐地,惨澹气不变。

赠君貂襜褕,努力犯霜霰。

一尺握中策,无由奉深眷。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寄邻几

昨日非今日,今吾非故吾。

蛊鸣知岁晚,须变哀年徂。

万事异俯仰,达者与化俱。

故人千里外,高义独何如。

眷眷尺素书,湛湛双酒壶。

劝我加餐食,示我长相于。

可怜平生好,不异东西居。

我今心如结,那得从公舒。

形式: 古风

寄佑之

长安风尘地,见子若旧交。

意气何激昂,骨干真蒲梢。

戎胡扰边封,杀气连二崤。

丈人国长城,多垒忧四郊。

劲兵向海西,千里沸鼓铙。

共传校尉印,勇略如虎虓。

功业系感激,念当覆妖巢。

秋风日夜清,敌人知折胶。

努力张国家,寄声慰衡茅。

形式: 古风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