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遁夫诗卷

忆昔乘云觐帝傍,一时耸听凤鸣阳。

久无老子出幽谷,曾有谪仙流夜郎。

嘿似铜人姑勿论,忧能玉汝义何伤。

唾壶麈尾俱麾去,只挈随身古锦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回忆往昔,我乘云朵接近天帝,那时凤凰在阳光下鸣叫,令人震惊。
长久以来,没有老子从深山幽谷中走出,李白也曾被贬谪到夜郎之地。
不必过多讨论那个沉默如铜人的形象,忧虑能磨炼你,正义又何曾受损。
不再挥舞唾壶和麈尾,只带着随身的古锦囊离开。

注释

乘云:形容超凡入圣或梦境中的景象。
凤鸣阳:象征吉祥或皇权的象征。
老子:古代哲学家,这里可能指隐居的高人。
谪仙:指李白,因其诗才被赞誉为‘谪仙人’。
嘿似铜人:形容沉默寡言的人。
玉汝:磨炼、砥砺。
唾壶麈尾:古人饮酒时的器具和拂尘,象征闲适生活。
古锦囊:珍贵的随身物品,可能装着诗稿或其他重要物件。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刘克庄所作,题目为《题张遵夫诗卷》。诗中充满了对古人逸事的怀念和向往,以及对于友人诗卷的赞美。

"忆昔乘云觐帝傍,一时耸听凤鸣阳。" 这两句通过“乘云觐帝”这个仙界的意象,表达了对古代神话或仙境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帝”指的是天帝或者仙界之主,而“耸听凤鸣阳”则是形容仙乐的美妙,这两句诗通过对超脱尘世、接近神灵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境界的无限向往。

"久无老子出幽谷,曾有谪仙流夜郎。" 这两句则是借用道家思想中的“老子”和“谪仙”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赞美。“老子”通常指的是道教创始人老子,即李耳,他的出山则代表着高洁之人的出现。而“谪仙流夜郎”则是形容仙人在夜晚自由自在地行走于世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羡慕和对他们超凡脱俗状态的敬仰。

"嘿似铜人姑勿论,忧能玉汝义何伤。" 这里“铜人”指的是古代用于守卫宫门的铜像,而“姑勿论”则意味着不必多言。“玉汝”则是对友人的尊称或美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诗卷中深意的理解和赞赏,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友情的珍视。

"唾壶麈尾俱麾去, 只挈随身古锦囊。" 这两句则是形容诗人的收藏之精细和珍贵。“唾壶”、“麈尾”都是书画用具,而“只挈随身古锦囊”则表明这些珍贵的物品都被小心翼翼地收入了装饰华美的锦囊中,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于艺术收藏的热爱和精细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神话、隐逸生活以及友人诗卷的赞美,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以及他个人的艺术追求和情操。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题近藁二首(其二)

世间小家数,不瘦失之寒。

都未饱鲸脍,徒然烹虮肝。

于今无对垒,亘古有荒坛。

改窜无全句,明朝更取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题近藁二首(其一)

吾年开八秩,形槁更心灰。

禅缚病居士,诗殃冻秀才。

无功上麟阁,有案在乌台。

攻苦三千首,谁曾著价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陈主学达观堂二首(其二)

华堂需被记,老笔岂能工。

尺鴳飞篱下,醯鸡舞瓮中。

形骸均土木,利欲等苓通。

独学知闻少,烦君为击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题陈主学达观堂二首(其一)

大观鹏与鴳,小智管并蠡。

椿菌年脩短,夔蚿足少多。

交锋蜗左角,森戟蚁南柯。

惟酒能齐物,醺醺合太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