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

冯颠久已攲残雪,戎眼何曾眩落晖。

朔野按行犹爵跃,东台瞑坐觉乌飞。

漫誇年少容吾在,若斗尊前举世稀。

待向嵩阳求水竹,一犁烟雨伴公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珍视与向往。

"冯颐久已攲残雪,戎眼何曾眩落晖。" 这两句写景,从字面上看,是在描述一个初春的场景。冯颐,即山脊,久已无人行走,只剩下残留的雪没有完全融化;而“戎眼”指的是战鼓之眼,即古代战鼓上的金属环,这里借指远处的山峰,"何曾眩落晖"则形容那山峰在阳光下的模糊轮廓,给人一种遥远和神秘感。

"朔野按行犹爵跃,东台瞑坐觉乌飞。" 这两句仍在描写自然景象。“朔野”指的是边塞的旷野,而“按行”则是踏着雪地前进的动作;“犹爵跃”形容马匹在雪地中的活跃样子,好似古代战车上的马儿一般。"东台瞑坐觉乌飞"则描绘诗人静坐在东边的台上,闭目养神之时,偶尔听到乌鸦的叫声。

"漫誇年少容吾在,若斗尊前举世稀。" 这两句转折到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感慨。“漫誇”意指夸张地描述,“年少容吾在”则是说诗人年轻时的风采犹存;“若斗尊前举世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和成就的自信,好似古代以斗量酒,举杯敬酒一样,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的不凡。

"待向嵩阳求水竹,一犁烟雨伴公归。" 最后两句写的是对友情的期待与珍惜。“待向嵩阳”是说诗人有意前往嵩山一带,而“求水竹”则是在寻找那里的清泉和竹林,传说中这都是高洁之物;“一犁烟雨伴公归”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烟雨朦胧中,与友人同行,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融合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三舍人省上

纷纷荣瘁何能久,云雨从来翻覆手。

恍如一梦堕枕中,却见三贤起江右。

嗟君妙质皆瑚琏,顾我虚名但箕斗。

明朝冠盖蔚相望,共扈翠辇朝宣光。

武皇已老白云乡,正与群帝骖龙翔,独留杞梓扶明堂。

形式: 古风

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

当年我作《表忠碑》,坐觉江山气未衰。

舞凤尚从天目下,收驹时有渥洼姿。

踞床到处堪吹笛,横槊何人解赋诗。

知是丹霞烧佛手,先声应已慑群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曾子开从驾二首(其一)

槐街绿暗雨初匀,瑞雾香风满后尘。

清庙幸同观济济,丰年喜复接陈陈。

雍容已餍天庖赐,俯伏初尝贡茗新。

辇路归来闻好语,共惊尧颡类高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曾子开从驾二首(其二)

入仗魂惊愧草莱,一声清跸九门开。

晖晖日傍金舆转,习习风从玉宇来。

流落生还真一芥,周章危立近三槐。

道旁倘有山中旧,问我收身早晚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