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肃公墓

定策当年奠帝京,墓门遥见半湖明。

伤残松柏啼新鬼,寂寞祠堂卧老兵。

宗庙有灵存社稷,英皇无意杀先生。

古来遗恨钱塘水,又绕台山气不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秦松龄所作的《于忠肃公墓》。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名为“忠肃公”的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通过“定策当年奠帝京”这一句,可以感受到这位公公在历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为国家奠定了基础。而“墓门遥见半湖明”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是在遥望逝者安息之地。

“伤残松柏啼新鬼,寂寞祠堂卧老兵。”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墓地周围的景象,松柏虽已伤残,却依然见证着新鬼的哀鸣;祠堂内,老兵静静地躺着,似乎在回忆往昔的岁月。这样的描写充满了悲凉与怀念之情。

“宗庙有灵存社稷,英皇无意杀先生。”这两句表达了对忠肃公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精神和功绩如同宗庙之灵一样,永远守护着国家。同时,也暗示了对某些行为的不满,即英皇(可能是指某位皇帝)可能无意间造成了对忠肃公的不公正待遇。

最后,“古来遗恨钱塘水,又绕台山气不平。”这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钱塘江水和台山的气流都似乎承载着对忠肃公遗恨的共鸣,表达了一种深沉的遗憾与不平之气。整首诗通过对墓地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展现了诗人对忠肃公的崇敬与哀思。

收录诗词(31)

秦松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感三首(其一)

烽火章江警急多,滕王楼阁转嵯峨。

雕鞍晓日明珠玉,列帐秋风泣绮罗。

坐算几闻黄石略,战酣谁奋鲁阳戈?

司农日夜忧财匮,击鼓椎牛气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杂感三首(其二)

授钺亲贤庙算强,旌旗万里作岩疆。

周家同姓盟为长,汉制非刘爵不王。

当日酬勋原异数,至今除患屡分防。

堪嗟诸将功成后,不肯歌钟会未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杂感三首(其三)

关陇车书此日同,相公拜命领元戎。

屯边戍久推充国,纳土功宁比窦融。

诏出中朝心独厚,恩颁西土庆何穷。

圣人威德原兼用,干羽虞廷舞未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荆南春日感怀二首(其一)

圣主崇文雅化新,天书初下访儒臣。

汉廷有意尊经术,宣室何妨对鬼神。

喜说图中求骏马,还看席上得奇珍。

上林春色应如旧,憔悴当年献赋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