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登鉴远观江南野烧作

君不见红旗一卷无奔北,龙骧将军初下蜀。

又不见天兵十万领藩曹,百丈灵旗照江国。

高楼夜登有鉴赏,江南野烧深山谷。

烈势已觉逼南辰,龙蛇膏血如爆竹。

故应玉石俱被焚,老樵拾炭投斧斤。

长松巨梓中大厦,一随烈焰同尘埃。

人言木自为风戛,木中生火自焚爇。

欲知利害日相磨,此火害人尤惨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米芾所作,名为《夜登鉴远观江南野烧作》。诗中描绘了夜晚登高远眺江南野外焚烧景象的情景,以“红旗一卷无奔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战事的激烈与将军的英勇。接着,“天兵十万领藩曹,百丈灵旗照江国”两句,展现了军队的威严和旗帜的壮观。诗人在高楼之上,观赏着江南野外的焚烧,描绘出烈焰冲天、烟雾弥漫的场景。

“烈势已觉逼南辰,龙蛇膏血如爆竹”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焚烧的猛烈和壮观,仿佛连星辰都受到了威胁,龙蛇的油脂和血液如同爆竹般燃烧。诗人通过“玉石俱被焚,老樵拾炭投斧斤”表达了对焚烧后果的思考,无论是珍贵的玉石还是普通的木材,都在烈火中化为灰烬。最后,“长松巨梓中大厦,一随烈焰同尘埃”将视角转向了自然界的树木和人类建筑,它们在烈火面前同样无法幸免,最终化为灰烬。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野外焚烧景象的描绘,反映了战争、自然灾害或人为焚烧所带来的破坏力,以及对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影响。诗中蕴含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以及对事物本质与变化规律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1)

米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籍贯:被服效唐
  • 生卒年:1051-1107

相关古诗词

不应武康清溪之檄端居即事呈淮阳建昌二太守辰溪监郡三公

秘箧大开千古到,雪图小挂满堂寒。

墨浓员峤峰孤起,枕冷燕山玉一团。

圆扇古人蝉雀意,清风四海弟兄欢。

闭关不谢勤来客,畏暑非缘懒作官。

凫胫欲长宁可益,蜩枝求足已能胖。

有时惊觉神瀵梦,北里新声舞翠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狱空行上献府公朝奉麾下涟水令米芾皇恐

楚州五邑口百万,扰静尽系太守公。

政由吏人民乃扰,政由太守民气通。

安土乐生善民欲,恶民惟欲与吏同。

太守无能不戢吏,精力不给吏乃庸。

两狱百间塞有罪,有耳未闻一日空。

晋昌唐公名世后,清风素节为时宗。

五更三点运精思,众人安寝吏计穷。

百姓小妄赦不罪,庶几小屈能自致。

五邑来者初亦汇,久而官悚吏皆畏,虽欲呼之亦不至。

乃知狱空空有理,百万无冤无枉吏。

来者迎刃无留滞,赦来两狱久无事。

太守政声既如此,廉车旁午目所备。

胡不剡章上天子,追风早来促公起,去入省闱或使指。

吏皆欲去民欲留,我祝公去岂同吏,长坂大车程万里。

形式: 古风

壮观二首(其一)

无涯小智壮营营,昔昔浮生梦数惊。

重到白沙登壮观,江湖醉眼暂揩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壮观二首(其二)

梦寐中间得鹿时,孔轩如在定能知。

江山胜处频倾酒,我是当年谢客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