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一)

七返还丹,在我先须,炼已待时。

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帏。

造化争驰,虎龙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

曲江上,看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就养儿。

辨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

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忙修犹太迟。

蓬莱路,待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炼丹药的场景,充满了道家修行的色彩。开头“七返还丹”表明修炼已经到达关键时刻,而“炼已待时”则强调了等待时机成熟的重要性。“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描绘出日出而作之时天地交泰的景象,“温温铅鼎,光透帘帏”则是炼丹时炉火温和、光线透过帐幕的生动画面。

“造化争驰,虎龙交媾”通过自然界中强者斗争和奇异景象来比喻修行过程中的艰难与奇妙,而“进火功夫牛斗危”则是对炼丹过程中火候控制的精确要求。

接下来的“曲江上,看月华莹净,有个乌飞”描绘出诗人在自然之美中寻找灵感,心境清静,“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就养儿”则是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的执着和坚信。

“辨水源清浊,木金间隔”可能是在比喻修行过程中的选择与分辨,而“不因师指,此事难知”则强调了修炼之道非一而往,需要个人的悟性和努力。

最后,“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忙修犹太迟”表达了对道家真理的追求与敬畏,以及修行过程中的急切感,“蓬莱路,待三千行满,独步云归”则是对未来成就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炼丹场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道家修行的奥秘与美好。

收录诗词(326)

吕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 号:纯阳子
  • 籍贯:自称回道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二)

火宅牵缠,夜去明来,早晚担忧。

奈今日茫然,不知明日。波波劫劫,有甚来由。

人世风灯,草头珠露,我见伤心眼泪流。

不坚久,似石中迸火,水上浮沤。

休休,及早回头,把往日风流一笔钩。

但粗衣淡饭,随缘度日。任人笑我,我又何求。

限到头来,不论贫富,著甚干忙日夜忧。

劝年少,把家缘弃了,海上来游。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三)

诗曲文章,任汝空留,数千万篇。

奈日推一日,月推一月。今年不了,又待来年。

有限光阴,无涯火院,只恐蹉跎老却贤。

贪痴汉,望成家学道,两事双全。

凡间,只恋尘缘,又谁信壶中别有天。

这道本无情,不亲富贵。不疏贫贱,只要心坚。

不在劳神,不须苦行,息虑忘机合自然。

长生事,待明公放下,方可相传。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苏幕遮

天不高,地不大,惟有真心,物物俱含载。

不用之时全体在,用即拈来,万象周沙界。

虚无中,尘色内,尽是还丹,历历堪收采。

这个鼎炉解不解,养就灵乌,飞出光明海。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浪淘沙令

我有屋三椽,住在灵源。

无遮四壁任萧然,万象森罗为斗拱,瓦盖青天。

无漏得多年,结就因缘。

修成功行满三千,降得火龙伏得虎,陆路神仙。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