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北京学生曹慈明秀才之京师

魏武子孙今寂莫,唐来只有画将军。

邺城初见黄须面,尚喜登堂词若云。

乃公白首图籍里,小心恐惧教其子。

文章锦心仍绣腑,屠龙殚家安用许。

半年系船康海门,官忙不共持一樽。

冈头梨花吹欲尽,淮口汴流来正浑。

鄙夫日欲向吴越,官满一封飞魏阙。

著书虎观未敢言,蔽身蝉叶真痴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送北京学生曹慈明秀才之京师》。诗中,诗人以历史典故开篇,提到曹操的后裔如今已寂寥无声,而唐代以来只有曹慈明这样的英才如画中英勇的将军。诗人回忆初次见到曹慈明时,他的才华横溢,言辞如云,令人印象深刻。

接着,诗人称赞曹慈明的父亲虽年事已高,但仍悉心教导,期望儿子能文采出众,既有锦绣之心,又有深思熟虑的智慧。然而,诗人也暗示曹慈明可能过于专注于学术,以至于忽视了现实中的交际,如在康海门停留期间,公务繁忙,未能共享饮酒之乐。

诗中还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梨花飘落,江水浑浊,预示着曹慈明即将踏上前往京师的旅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曹慈明未来的期待,希望他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又提醒他要谨慎行事,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才华,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赞扬了曹慈明的才情,也寄寓了对他的期许和告诫,体现了诗人对后辈的关爱与指导。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自徐州移作

建隆以来论人物,得士与古相低昂。

人才历数仁祖世,后生嵬琐无复望。

老成寂莫典刑在,杜公玉立映班行。

少时学问圣贤说,松柏岁寒观老节。

得官乌府不须臾,正色空闻动帷闼。

铄金众口未必然,天与名城慰萧屑。

王师顷缚山西酋,朝廷却怀西顾忧。

凉州旄钺何足恃,岐陇须公勤传邮。

平生经国有雅意,乘流得坎惟所值。

作官施设要近民,金马严徐等儿戏。

诏书宽大人乐生,吏安为弛威不行。

金城那可无粟守,尧舜与民宁并耕。

茶盐资国何必古,俗儒徇名不知务。

精神折冲在本强,要以雍容在苍遽。

知无不为公自期,岂弟君子神所私。

秦山渭水照车马,属城列县观威仪。

此行属任良不恶,金鱼新佩明光墀。

谁言直谏居内少,淮南盗铸烦抚绥。

时平王度日金玉,岁晚汲公还见思。

形式: 古风

送石梁赴举

鹤知半夜鸡知旦,岁晚淹留客心乱。

功名识时贵及早,不忍饭牛衣至骭。

家居负米有季弟,能视明星弋凫雁。

男儿业就可以行,桃李荣时腰绶灿。

形式: 古风

送龙图范丈德孺帅庆

君不见先君往在康定中,奉诏经略河西戎。

大顺胡芦尽耕稼,贼书不到秦关东。

边人咸识侍中子,至今犹说将军似。

给事文武龙图贤,大冯小冯安足言。

龆年书传有肝胆,二十起家车槛槛。

蛟龙云雨时可用,麒麟图画功非晚。

况闻驰传厌山谷,顷时河陇严飞挽。

朝廷属休兰会兵,秦人倚庆为长城。

时平斥候正须远,军闲留田未宜轻。

东风浩浩吹榆柳,相劝西城古原酒。

班春曷不问遗老,先公远谋尚多有。

女郎山下万貔貅,部曲肥马身轻裘。

比曹赏肠饱无用,谈话岂得希封侯。

赵边今日须李牧,士无超距姑食肉。

形式: 古风

送会稽关彦远罢官河北

君年长我二十五,偶以气同均弟昆。

三岁吹沙禹河曲,一身飞艇越云门。

未缘狗监知才思,端向牛衣无涕痕。

秋月圆时应待我,慧林孤磬澹朝曛。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