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庭梧玩月图二首(其二)

应门有子乐三余,百尺高梧学士庐。

独坐石边无底事,兴来时课数行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生活场景。诗人以“应门有子乐三余”开篇,巧妙地将家庭生活的乐趣与闲暇时光相融合,展现出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接着,“百尺高梧学士庐”一句,通过高大的梧桐树与文人学者的居所相联系,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高雅,也暗喻了主人的学问与风度。

“独坐石边无底事”,进一步刻画出主人公独自一人在石边静坐的情景,看似闲适无事,实则内心世界丰富深邃,可能在思考、冥想或是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最后一句“兴来时课数行书”,则点明了主人公的兴趣所在——书法。每当兴致来临时,便开始练习书写,既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也暗示了他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志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个人修养的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3)

钱维桢(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癸丑夏五避海氛于秦氏水渠之含晖阁即事成句

故乡重到月初斜,觅得深林便作家。

高阁上齐横岸柳,疏篱曲护小池花。

乱山隐隐围村屋,流水声声杂纬车。

最是主人情意好,移樽新晕颊边霞。

几向深公试买山,碍人芳草不须删。

移花圃畔呼童莳,踏月溪边送客还。

石砚尘生缘意懒,萱帷病减觉身闲。

推窗日日登楼望,思在渔樵半席间。

形式: 古风

秋窗夜坐

修廊坐萧爽,襟怀澹无豫。

淅淅凉风生,从篁散清露。

庭户寂无人,流萤自来去。

形式: 古风

蓉湖秋月

秋水夜逾明,秋光弄晚晴。

云将孤月迥,天与一湖清。

傍水鸥惊曙,迎霜鹰报更。

为贪中夜好,不觉早潮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学使西山张公修二泉书院成志喜

残碑前代委荒榛,再睹云阶景物新。

此地独兼山水胜,如公不愧士夫真。

发挥松籁流余韵,探讨泉源接后津。

曾是文庄题尚德,只将吾道付完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