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峡

泠泠高峡水,际晓烟光微。

一闻征桡发,宿鸟皆惊飞。

浦树既迢迢,山云亦依依。

溪回修竹静,日出行人稀。

双崖信奇峻,屹立如重围。

猿猱相叫啸,水石湛清辉。

遂令游子心,万里亦忘归。

林栖如可得,愿息汉阴机。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羚羊峡清晨的景象,诗人朱彝尊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峡谷的幽深与宁静。"泠泠高峡水",水声清脆,流经高山峡谷,晨雾缭绕,光线微弱,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一闻征桡发,宿鸟皆惊飞",船桨划动的声音惊动了栖息的鸟儿,更显出环境的寂静。

接下来,诗人通过"浦树迢迢,山云依依",展现了两岸树木和山峦的绵延,以及山云的轻柔飘逸。"溪回修竹静,日出行人稀",进一步描绘了溪流曲折,竹林幽深,行人稀少的场景,增添了空旷与寂寥之感。

"双崖信奇峻,屹立如重围",诗人赞美了峡谷两侧峭壁的雄伟壮观,仿佛是天然的屏障。"猿猱相叫啸,水石湛清辉",猿猴的叫声和清澈的流水相互映衬,增添了生动的野趣,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最后,诗人由眼前景色引发感慨,"遂令游子心,万里亦忘归",表达了自己被这美景深深吸引,甚至产生了久居于此的愿望。"林栖如可得,愿息汉阴机",他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抛开尘世的纷扰,过上隐居的生活。

总的来说,朱彝尊的《羚羊峡》是一首清新脱俗的山水诗,通过对羚羊峡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五羊观

中天台殿倚南溟,玉佩云衣散百灵。

瘴雨不开烟树黑,惊涛直下海门青。

骑羊旧说朝仙驭,衔谷何年降楚庭。

叹息遗墟今寂寞,高林空度羽人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越王台怀古

君不见越山高高越台古,复道逶迤接南武。

北望山头遍白云,西临城下环珠浦。

由来形胜尽高丘,万里天南此壮游。

惊涛暗向扶胥落,佳气晴连郁水浮。

忆昔中原逐秦鹿,五军矢利屠睢戮。

番君一出王衡山,户将从征入函谷。

天教霸象开南溟,宵分东井聚五星。

龙川县令起岭表,被书移檄驰边庭。

声言三关盗兵至,一时按法诛秦吏。

万人既筑浈阳城,千里还开雒王地。

汉帝当年为剖符,陆生燕喜出西都。

冠裳魋结须臾变,文锦蒲桃绝世无。

番禺之交一都会,因山筑台落天外。

百丈回盘信壮观,三时朔望长升拜。

自古羁縻称外藩,谁令市铁禁关门。

不见鲛鱼重入贡,旋看黄屋自言尊。

汉使陈觞更行乐,紫贝明犀双孔雀。

重来锦石已成山,归去黄金遂盈橐。

一从蒟酱启唐蒙,越骑校尉甘泉中。

是谁僇杀弃繻者,江淮巴蜀纷来攻。

伏波下濑军三面,楼船戈船齐教战。

合浦珠崖隶海隅,山姜扶荔移深殿。

尉佗城圯夕阳原,建德园荒秋树根。

虚传避暑游宫阙,几见浮杯出石门。

木棉花开山雨积,鹧鸪啼处蛮烟碧。

旧井潜移郭璞城,离宫半入虞翻宅。

人事消沈洵可哀,千秋朝汉余高台。

汉家遗迹不可问,吁嗟乎!歌风柏梁安在哉。

形式: 古风

崧台晚眺

杰阁临江试独过,侧身天地一悲歌。

苍梧风起愁云暮,高峡晴开落照多。

绿草炎洲巢翠羽,金鞭沙市走明驼。

平蛮更忆当年事,诸将谁同马伏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入景福洞登璇玑台

绀宇陟既穷,灵域探未竭。

援萝巡倾崖,窥岩辨修碣。

灭迹超重深,拂衣避硉矹。

入窞惊坎习,出泉自蒙发。

泄云晴未归,石火寒不伐。

吹万聆天风,明雨见日月。

芳尘凝花堂,象纬逼金阙。

阴涧待息心,阳阿足晞发。

岁晏当来游,毋令蕙草歇。

形式: 古风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