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完颜东皋所作的《苏山》诗,描绘了一幅充满仙气与自然美的画卷。诗中以“图画天开马岭山”起笔,将苏山比作一幅展开的山水画,马岭山作为背景,展现出一种宏伟而壮丽的景象。接着,“仙家白鹿洞中看”,引入了仙家视角,仿佛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泠泠瑞露春生树,冉冉香云昼满坛。”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苏山的神秘与清幽。瑞露在春日里滋润着树木,香云在白天弥漫于坛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泠泠”和“冉冉”两个叠词,生动地描绘了露珠滴落和香云飘散的情景,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橘井有泉潮玉液,桃源无路问金丹。”这两句则通过典故的引用,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内涵。橘井泉水象征着生命的源泉,而桃源则引申为理想的避世之地。这里的“金丹”可能暗指修炼成仙的秘术,但诗人却以“无路问”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暗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远比外在的功利更为重要。
最后,“他年拟卜烟霞计,只恐幽人笑解鞍。”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希望能够在苏山这样的地方隐居,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也担心自己一旦离开尘嚣,会被隐居的高士们嘲笑,因为真正的隐逸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