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前韵答达善(其二)

幽幽丛薄无尘到,渺渺菅茅有露零。

松曲似腰元自直,潭澄如眼向谁青。

千愁淟涊那能浣,万事凄迷不欲醒。

阴晦终逢开霁日,宫槐移影度阶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幽深的草丛中没有一丝尘埃,清冷的菅茅上露珠零落。
弯曲的松树像自然挺直的腰身,清澈的潭水如同明亮的眼睛向着何人映照。
千万愁绪怎能洗净,世间万事模糊不清,我已不愿醒来。
阴暗的日子终将遇见晴朗,宫中的槐树影子移动,穿过台阶上的蓂荚。

注释

幽幽:幽深。
丛薄:草丛稀疏。
无尘:没有尘埃。
渺渺:清冷。
菅茅:一种草。
露零:露珠落下。
松曲:弯曲的松树。
似腰:像腰身。
元自直:本来就是笔直的。
潭澄:潭水清澈。
如眼:如同眼睛。
向谁青:向着谁映照。
千愁:千万愁绪。
淟涊:污浊。
浣:洗净。
万事:世间万事。
凄迷:模糊不清。
不欲醒:不愿醒来。
阴晦:阴暗。
开霁日:晴朗的日子。
宫槐:宫中的槐树。
移影:影子移动。
阶蓂:台阶上的蓂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幽幽丛薄无尘到,渺渺菅茅有露零",写出了丛草稀疏之地清静无尘,菅茅叶片上露珠晶莹,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寥的氛围。

"松曲似腰元自直,潭澄如眼向谁青",通过比喻,表达了松树虽弯曲但仍保持刚直的品性,潭水清澈如人眼,却无人欣赏其青翠。这里寓含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格追求。

"千愁淟涊那能浣,万事凄迷不欲醒",诗人感慨万千,愁绪难以洗去,面对世事纷扰,内心迷茫,不愿从沉思中醒来,透露出深深的忧郁和无奈。

最后两句"阴晦终逢开霁日,宫槐移影度阶蓂",以阴霾终将过去,期待阳光重现,暗示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宫槐的影子在台阶上移动,象征着时光流转,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对新一天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坚韧,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窗前月过有感

檐影倒垂地,月高窗更阴。

残蛩沉积叶,悲鸟发遥岑。

易下伤时泪,难平读史心。

胸中犹若此,酒盏可辞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过刘允叔故居

流水孤村里,先生此故居。

风流今已矣,天道竟何如。

古屋前朝桧,芗岩万卷书。

苍苔封瓦砾,野燐出丘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过明智寺

每过明智寺,小寺在山前。

老衲分云坐,山猿抱子眠。

岩花红杂雨,野水绿平田。

火后伤心处,青山响杜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问信

凤栖老子近何如,骨格崚嶒久病馀。

新酒得时招近局,小楼无事忆亡书。

眼昏长道青灯暗,头痒空将短发梳。

昨夜西风吹海动,磨刀准拟脍鲈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