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折山围市,双溪水浸田。
号风吹客袖,落雪舞蛮毡。
塞上寻归马,波间畏跕鸢。
此生随所适,老去合乘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远的思想内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边疆战事的忧虑。
“九折山围市”一句,以宏大的画面开篇,设定了一个被连绵山脉环抱的小城。紧接着,“双溪水浸田”则描绘出这座小城中的生活景象,溪水潺潺,渗透着田野,给人以宁静与丰饶之感。
“号风吹客袖”和“落雪舞蛮毡”两句,则转入了季节的变换和自然力的描写。呼啸的风吹拂过行人的衣袖,带来的是边地的萧瑟;而飘落的雪花在空中起舞,与蛮毡(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纹理或图案)相互辉映,展现了边塞冬日的苍凉与美丽。
“塞上寻归马”一句,诗人转向了对归途的渴望。塞上,通常是军队驻扎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寻找着归家的路,透露出对于和平生活的无限向往。
最后,“波间畏跕鸢”和“此生随所适,老去合乘边”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规划。波间畏跕鸢,或许是指在水波不定的环境中,小心翼翼地避开危险(鸢可能指的是某种猛禽);而“此生随所适,老去合乘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想象,无论此生如何流转,最终希望能够在边疆找到归宿,与亲人共度晚年。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副动人的山水画卷,更透露出了诗人对于和平、家园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切情感。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古屋云栖洞,深湖水拍桥。
吏閒知学稼,民乐自歌樵。
官监频添牧,蕃商不费招。
老夫便午睡,风恶任飘摇。
蜀相披荒垒,唐人拓密林。
四川襟带重,六诏雾云深。
盐米成民业,珠犀作吏箴。
官閒无一事,闭閤念亲心。
民俗濒蛮诏,边城异土宜。
竹筒连水脉,板屋怯风吹。
药叟鸦随噪,樵童虎不窥。
爱山来九折,人笑此翁痴。
指点西来海上峰,此间魑魅我能逢。
果何所补身先老,岂不怀归意已浓。
骐骥群中怜短褐,龙蛇窟里倚长松。
一堂四相经行处,洒扫云烟觅旧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