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哀诗.故尚书兵部侍郎琅琊王公

琅琊名父子,少孤起徒步。

贽谒桑魏公,藻鉴非易与。

抚顶久叹惜,王杨许为伍。

诸侯取为官,佐幕大名府。

主帅杜重威,功大心跋扈。

天骥被絷维,神龟罹网罟。

六师薄孤垒,三面开生路。

主人既释放,宾筵因诖误。

逼胁本非辜,贬谪寻不赴。

折腰纡墨绶,拓翼久未举。

梁竦耻州县,长卿有辞赋。

里行旌邑政,柱史登朝序。

抨弹志不乐,润色才有素。

锦窠应列宿,星垣吟药树。

丹青生帝典,金玉铿王度。

东观秉直笔,南宫司贡部。

时英萃门下,蔼蔼腾嘉誉。

鹏掀六月风,豹蔚七日雾。

多才同列忌,嫉恶奸人怒。

排斥屡专城,织罗仍典午。

名宦颇流离,衣食常贫窭。

文明起代邸,振拔非不遇。

紫微虽正拜,白发已迟暮。

史鱼直有遗,枨也刚不吐。

非才占清列,志欲投兕虎。

英俊在草莱,力能生翅羽。

毁誉两无私,华衮间萧斧。

掌选循故实,尹京耻钩距。

名位仅三事,疾瘵婴二竖。

告满拜贰卿,君恩慰沉痼。

终见哲人萎,萧萧空垄墓。

鲤庭有令嗣,凤阁登仙署。

两制列门生,九原应自许。

苍苍犹足信,吾道似有诉。

馀庆在子孙,明明深可据。

形式: 古风

翻译

琅琊父子皆知名,幼小时丧父,艰难起步。
拜访权臣桑魏公,才华出众却不易得赏识。
长久抚摸头顶感叹,与王杨许等人为伍的愿望落空。
诸侯任用他做官,他在大名府担任幕僚。
主帅杜重威权势大,心怀不轨。
良马被困,神龟遭捕,局势危急。
敌军围攻孤城,只留三条出路。
主人释放后,宾客因误会受牵连。
无辜受逼迫,贬谪之命未去执行。
屈身低就官职,展翅高飞的时机未到。
梁竦以州县为耻,司马相如擅长辞赋。
治理乡里表现出色,入朝为官位列显要。
直言进谏不快乐,修饰文辞有天赋。
有望成为朝廷重臣,诗篇吟咏在药树旁。
丹青载入皇室典籍,金玉彰显王者风范。
东观执笔公正,南宫负责贡举。
众多英才聚集门下,声名鹊起赞誉不断。
鹏鸟引来六月风暴,豹子显现七日云雾。
才子被同僚嫉妒,奸邪之人愤恨。
多次被排挤,编织权力网络直至中午。
仕途坎坷,生活贫困。
虽在代邸崛起,机会并非没有。
虽官至紫微,但年老力衰。
史鱼正直遗风,枨也刚毅不言。
无才占据高位,志向在危险中求索。
英雄在民间,力量足以展翅飞翔。
毁誉不偏私,华丽服饰间夹杂简朴。
选拔官员遵循旧例,治理京城不愿欺诈。
官职仅止于三品,疾病缠身。
任期满后升任副卿,君恩治愈了长期病痛。
最终哲人离世,墓地空寂。
后辈有出息,升任仙署官员。
两制门生荣耀,九泉之下应感欣慰。
苍天可见证,我的道路似乎有所诉求。
余荫留给子孙,真理清晰可见。

注释

琅琊:地名。
孤:孤儿。
魏公:权臣。
藻鉴:才能和品格的评价。
抚顶:抚摸头顶。
伍:同类。
佐幕:辅佐幕僚。
大名府:古代官署。
跋扈:专横跋扈。
絷维:捆绑。
罹:遭遇。
六师:军队。
生路:逃生之路。
诖误:误会。
贬谪:贬官。
折腰:屈身任职。
墨绶:黑色的官印。
梁竦:历史人物。
长卿:司马相如的字。
里行:地方官。
旌邑政:治理地方。
抨弹:直言进谏。
润色:修饰。
星垣:星宫。
药树:象征诗文。
紫微:北极星,比喻皇帝。
迟暮:年老。
史鱼:古代直臣。
枨也:历史人物。
兕虎:比喻危险。
草莱:民间。
华衮:华丽的官服。
萧斧:简朴的衣物。
尹京:治理京城。
钩距:欺诈手段。
疾瘵:疾病。
竖:小人。
贰卿:副卿。
沉痼:长期病痛。
哲人萎:智者去世。
萧萧:形容冷清。
令嗣:贤能的后代。
凤阁:皇宫。
两制: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
九原:墓地。
馀庆:遗留的好运。
明明:明显。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悲凉人生经历。开篇“琅琊名父子,少孤起徒步”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琅琊王公及其家族命运的同情,父亲早逝,儿子独自一人踏上仕途。接下来,“贽谒桑魏公,藻鉴非易与”则写出王公的努力和不懈怠,他通过考核(藻鉴)来显示自己的才华,但这并非易事。

“抚顶久叹惜,王杨许为伍”表达了诗人对王公命运的感慨,他与同僚一起仕途,却又有所不舍。随后,“诸侯取为官,佐幕大名府”则写出了王公的仕途历程,他被选拔为官,在大名府担任佐幕一职。

“主帅杜重威,功大心跋扈”中,诗人赞扬了王公在军事上的才能和贡献。紧接着,“天骥被絷维,神龟罹网罟”则描绘了一场战争或军事行动的激烈场面。

“六师薄孤垒,三面开生路”写出了战役中的英勇表现,而“主人既释放,宾筵因诖误”则反映了王公在仕途中遭遇的挫折和不幸。诗人通过“逼胁本非辜,贬谪寻不赴”表达了对王公被无端贬官的同情。

接下来的几句,“折腰纡墨绶,拓翼久未举”、“梁竦耻州县,长卿有辞赋”等,则反映了王公仕途中的挫折和他的文学才华。诗人通过“里行旌邑政,柱史登朝序”表达了对王公政治生涯的肯定。

随后,“抨弹志不乐,润色才有素”、“锦窠应列宿,星垣吟药树”等句,则写出了诗人对王公文学才能的赞美。紧接着,“丹青生帝典,金玉铿王度”则描绘了王公在文化和学术上的成就。

“东观秉直笔,南宫司贡部”、“时英萃门下,蔼蔼腾嘉誉”等句,则写出了诗人对王公的政治地位和社会评价的赞扬。随后,“鹏掀六月风,豹蔚七日雾”则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象,可能是比喻或暗示。

“多才同列忌,嫉恶奸人怒”写出了诗人对王公面临的嫉妒和不公正待遇。紧接着,“排斥屡专城,织罗仍典午”则反映了王公仕途中的坎坷。

“名宦颇流离,衣食常贫窭”写出了诗人对王公生活状况的同情。他虽然是一位有名望的官员,但却长期处于贫困状态。随后,“文明起代邸,振拔非不遇”则表达了诗人对王公命运的理解和肯定。

“紫微虽正拜,白发已迟暮”写出了王公年纪渐大,而“史鱼直有遗,枨也刚不吐”则反映了他对历史的考察和对真理的坚持。紧接着,“非才占清列,志欲投兕虎”表达了诗人对王公文学抱负和政治理想的赞美。

“英俊在草莱,力能生翅羽”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景,而“毁誉两无私,华衮间萧斧”写出了诗人的中立态度,不为世俗的毁誉所动。随后,“掌选循故实,尹京耻钩距”则表达了对王公在政治选择上的坚持。

“名位仅三事,疾瘵婴二竖”写出了诗人对王公健康状况的关切,而“告满拜贰卿,君恩慰沉痼”则反映了诗人对王公所受的皇帝恩泽的感激。

最后,“终见哲人萎,萧萧空垄墓”写出了诗人对王公晚年的同情和对其一生功业的评价。全诗通过对琅琊王公的一生经历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仕途不易的理解。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五哀诗.故尚书虞部员外郎知制诰贬莱州司马渤海高公

文自咸通后,流散不复雅。

因仍历五代,秉笔多艳冶。

高公在紫微,滥觞诱学者。

自此遂彬彬,不荡亦不野。

惜哉伤躁进,忤旨出阁下。

吾君登大宝,兑泽连霶洒。

均阳又淮阳,移徙曾不暇。

遂无牵复命,虚偶文明化。

何路得自新,赍志入长夜。

人谓责太深,终于郡司马。

形式: 古风

凤皇陂

次公治颍川,仁政被一方。

神物不藏瑞,兹焉集凤皇。

在昔奏箫韶,舜庭来跄跄。

西伯有至化,亦见鸣岐阳。

仲尼岂无德,已矣空悲伤。

夫何刀笔吏,而能致殊祥。

我来过荒陂,烟草但苍苍。

缅怀汉循吏,史笔恐未详。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太一宫祭回马上偶作寄韩德纯道士

去年暨今夏,承诏祠天神。

昔当摇落时,宫叶红纷纷。

此来芳春暮,宫草青蓁蓁。

三日奉斋洁,百骸祛垢氛。

御署致恭虔,天香何絪缊。

监祀黄门郎,摄官紫微臣。

松枝拂剑佩,树影光搢绅。

灯烛晃白昼,香花蔼清芬。

金殿礼神仙,瑶坛醮星辰。

至诚不为己,玄鉴当福仁。

质明祀事毕,复命趋紫宸。

扬鞭入村落,缓辔聊逡巡。

麦田少时雨,蚕月无閒人。

自惭怀禄仕,蠹此力穑民。

又抛三洞趣,来入九衢尘。

不如韩道士,长此养天真。

形式: 古风

月波楼咏怀

郡城无大小,雉堞皆有楼。

其间著名者,不过十数州。

吹箫事辽夐,仙迹难寻求。

庾公在九江,缔构何风流。

谢守镇宣城,叠嶂名有由。

东阳敞八咏,吾闻沈隐侯。

白雪架郢中,调高难和酬。

黄鹤倚鄂渚,仙去事悠悠。

赞皇谪滁上,作赋怀嵩丘。

楼居出俗态,泽国多胜游。

好景不遇人,安得名存留。

齐安古郡废,移此清江头。

筑城随山势,屈曲复环周。

兹楼最轩豁,旷望西北陬。

武昌地如掌,天末入双眸。

平远无林木,一望同离娄。

山形如八字,会合势相勾。

三国事既远,六朝名亦休。

近从唐末来,争夺互仇雠。

斯楼备矢石,此地控咽喉。

终朝望烽燧,连岁事戈矛。

可怜好诗景,牢落无人收。

皇家统万国,远迩尽怀柔。

三圣四十年,荡荡文德修。

淮甸为内地,黄冈压上游。

儒冠假郡印,践更若公邮。

况多办职吏,谁肯恣吟讴。

伊余何为者,窃慕骚人俦。

两朝掌文翰,十年侍冕旒。

去岁出西掖,谪居抱穷愁。

日日江楼上,风物得冥搜。

何人名月波,此义颇为优。

西南新桂魄,初上悬玉钩。

晓濑清且浅,漂荡影沉浮。

三五金波满,夜光如暗投。

骊龙弄颔珠,晃朗照汀洲。

澹台拔宝剑,碎璧斩长虬。

冰轮晓入地,推下赤金毬。

阑干四五星,斜汉印清秋。谁家上元灯,儿戏刳?■。

此景吟不出,谩使声呦呦。

千里画图阔,四时诗兴幽。

野花媚宫缬,芳草铺碧紬。

火云照沙浦,暴雨倾瓦沟。

白乱芦花散,红殷蓼穗稠。

檐冰垂若绠,雪片大于鸥。

江蓠烟漠漠,官柳雨飕飕。

舟子斜荡桨,牧童倒骑牛。

水獭有时戏,江豚颇能泅。

山鸟奏竽籁,落霞展衾裯。

鱼网雪离离,酒旗风飂飂。

旅怀虽自适,诗物奈相尤。

右顾徐邈洞,精灵知在否。

左瞰伍员庙,荒隙令人羞。

楼中何所有,官酝湛蚍蜉。

棋枰留客坐,琴调待僧抽。

橘苞邻药鼎,诗笔间茶瓯。

平生性幽独,寂寞谁献酬。

官常已三黜,怀抱罹百忧。

凭栏忆王粲,望阙同子牟。

自甘成潦倒,无复事声猷。

身世喻泡幻,衣冠如赘瘤。

放意无何乡,谁分亲与仇。

寓形朝籍中,毁誉任啁啾。

君恩无路报,民瘼无术瘳。

唯惭恋禄俸,未去耕田畴。

题诗郡楼上,含毫思夷犹。

功名非范蠡,何必泛扁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