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净慈寺

返照入林扉,小憩前山寺。

岩际生佛光,竹间闻猿唳。

静卧松林风,悠然会琴意。

残经白马来,漶灭数行字。

优钵散幽芳,伽陵发清吹。

夜色澹无影,四山惟月气。

道心苦未深,时与白云生。

虚光盈吾襟,了了此初地。

明朝下山去,境过情无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曹应枢的《宿净慈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寺夜晚景象。首句“返照入林扉”写夕阳余晖洒入寺门,暗示了诗人傍晚时分的来访。"小憩前山寺"则点出诗人在劳累后暂作歇息,选择了寺庙作为休憩之地。

"岩际生佛光"和"竹间闻猿唳"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山寺的独特环境,佛光显现于岩石之间,增添了神秘感,而竹林中的猿猴叫声则增添了山林的生动气息。"静卧松林风,悠然会琴意",诗人沉浸在松林的微风中,感受到音乐般的禅意,心境平和。

"残经白马来,漶灭数行字"描绘了僧人翻阅经书的情景,马蹄踏过,经书上的文字模糊不清,暗示时光流转,岁月沧桑。"优钵散幽芳,伽陵发清吹"借优昙花的香气和伽陵的清音,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宁静与超凡。

"夜色澹无影,四山惟月气"描绘了月光下的山景,月色如水,万物皆被笼罩在淡淡的月光之下,显得空灵而寂寥。"道心苦未深,时与白云生"表达了诗人对修行之路的感悟,虽然尚未达到深入的境界,但已能与自然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虚光盈吾襟,了了此初地",诗人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对眼前的一切有了清晰的认识。"明朝下山去,境过情无异"预示着诗人即使离开,明日再回首,今日的体验和感受依然如初,心境无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净慈寺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心境,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之美。

收录诗词(4)

曹应枢(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山寓舍柬端木鹤田先生

笙歌晨夕听吴趋,湖海元龙气未除。

文簟风生秋说剑,高斋烛烬夜投壶。

吟情浙水涛飞雪,归梦苕溪月满湖。

吾欲相从琴啸侣,不知曾许入林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渡扬子江

临流不尽古今情,眼底金焦画未成。

南北中分谁设险,英雄百战半留名。

残钟月落瓜州渡,暮柝风高铁瓮城。

酾酒舵楼歌一阕,鱼龙惊起夜潮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饥民行

蒙裾复辑履,饥民卧道旁。

不食问几日,欲语泪千行。

去年河水涨,河西秋稼伤。

严冬寒且饥,老幼多死亡。

残喘延至春,乞食来此方。

昨日过朱门,瓜牙如虎狼。

今朝叩蓬户,十家九绝粮。

命已悬旦夕,恨不死故乡。

低头不复语,面目色凄凉。

欲救无寸柄,徘徊空断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赴郴州经九嶷山和戴叔伦原韵

蛮月挂青树,荒风吹绿林。

云经三楚湿,天入九嶷深。

古洞门常闭,阴崖路自寻。

雨过斑竹泣,红泪落猿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