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兰陵道中以远岫重叠出寒花散漫开为韵(其七)

溪行日有趣,便欲老绝涧。

复怀少陵作,亭午气始散。

客子斗身强,尚得加餐饭。

弟兄杳何许,不及沙头雁。

形式: 古风

翻译

每日在溪边漫步,乐趣无穷,甚至想在此度过余生。
又想起杜甫的诗篇,直到中午时分,心情才稍微舒展。
旅人强打精神,还能勉强进食。
兄弟们不知去向何处,连沙滩上的大雁都比不上,引人思念。

注释

溪行:沿着溪流散步。
日:每天。
老绝涧:终老在这深涧中。
少陵:指杜甫,因其在长安有‘少陵野老’之称。
亭午:正午。
客子:旅人。
斗身强:勉强振作精神。
杳:无影无踪。
沙头雁:沙滩上的大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在。开篇“溪行日有趣,便欲老绝涧”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愿意在这美丽的溪边终老的情怀。这是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生活态度。

接着,“复怀少陵作,亭午气始散”则是说诗人回忆着历史上著名的隐逸者,如陶渊明(即少陵),并在中午时分,感到一丝清凉之意。这里所谓“作”指的是陶渊明的生活态度,而“亭午气始散”则是时间和环境氛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时候开始享受宁静与安详。

第三句“客子斗身强,尚得加餐饭”表现了诗人的自足与满足。他虽然只是一个旅途中的客人,但依然保持着身体的强健,还能享受到额外的食物,这里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最后,“弟兄杳何许, 不及沙头雁”则是说诗人的兄弟(或同僚、朋友)远在他方,而自己却如同河滩上的野鸭一般自由自在地生活。这里的“不及”并不是贬义的意思,而是在强调诗人当前的状态比起兄弟等人的远行更为惬意和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态度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将至兰陵道中以远岫重叠出寒花散漫开为韵(其九)

小黠而大痴,耄耋均童孩。

当其有酒时,且共笑口开。

渊明真可人,吾庐归去来。

我今无吾庐,念之寸心摧。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将至兰陵道中以远岫重叠出寒花散漫开为韵(其五)

王民坠涂炭,志士怀愤郁。

岂无卧龙人,想待三顾出。

从容命世豪,肯为庸主屈。

英名如白日,千岁常不殁。

形式: 古风

将至兰陵道中以远岫重叠出寒花散漫开为韵(其六)

舟子厌牵挽,峻濑凌风湍。

烟霏丽初日,水气生早寒。

鹾物直六伯,始叹生理难。

一月不食肉,悽然对盘餐。

客程方浩渺,念此道里赊。

秋林伤客情,霜叶色胜花。

溪鱼不论钱,我饥岂无涯。

何当见升平,四海如一家。

形式: 古风

将至兰陵道中以远岫重叠出寒花散漫开为韵(其八)

早希马少游,下泽而款段。

一官聊尔尔,此志亦复漫。

束薪与斗米,未足了晨爨。

人生固可怜,况复更忧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