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户长尽蠲民不病,室家相庆酒频沽。
农桑课绩无遗恨,循吏声名并两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景象。开篇“户长尽蠲民不病”表明在官府的管理下,百姓们生活无忧,疾病也被有效地控制着。紧接着“室家相庆酒频沽”则展示了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享受家庭的温馨和节日的欢乐,时常举杯共庆。
诗人通过“农桑课绩无遗恨”强调农业生产和丝绸业绩的考核都达到了预期,没有留下任何不满或遗憾。最后一句“循吏声名并两都”表明清廉的官员在两个行政区划中都享有良好的声誉。
整首诗体现了古代理想社会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和谐、繁荣以及清正政治的向往。
不详
穷发归来脱孟劳,何嗟澹与泊相遭。
瑶琴摘罢意犹在,石鼎联成韵更高。
世事可能书咄咄,人情只合醉陶陶。
雁门弦断无人续,输子诗成夺锦袍。
团扇画方新,金花照席茵。
那缘灯下见,更值月中人。
牛饮芳陂鸦立背,马过秀野蝶随蹄。
胶扰劳生,待足后、何时是足。
据见定、随家丰俭,便堪龟缩。
得意浓时休进步,须知世事多翻覆。
漫教人、白了少年头,徒碌碌。谁不爱,黄金屋。
谁不羡,千钟禄。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
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
也不须、采药访神仙,惟寡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