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庐山

古木寒藤挽我住,身非靖节谁能留。

多惭不及鸾溪水,长向山前山后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古老的树木和寒冷的藤蔓挽留我停下,除非像靖节先生那样清高,谁又能长久停留。
我深感惭愧,自己比不上那条鸾溪水,它总是在山前山后自由流淌。

注释

古木:古老的树木。
寒藤:寒冷的藤蔓。
挽:挽留。
靖节:陶渊明的字,代指清高的人。
谁能留:谁能长久停留。
惭:惭愧。
鸾溪水:比喻有志向或不受拘束的事物。
长向:总是向着。
山前山后:形容山水之间,也暗示生活的循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古木寒藤挽我住",这里的“古木”和“寒藤”给人以岁月悠久、生长坚韧的感觉,它们似乎有意识地挽留诗人,让他在这自然之境中驻足。"身非靖节谁能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不适应,若不是身体状况良好(“身非靖节”),又岂能长时间停留在这里。

接着,“多惭不及鸾溪水”,诗人自谦自己无法达到像那鸾溪水一样清澈见底的境界。"长向山前山后流"则描绘了这泉水奔流不息,穿越山谷的壮丽景象,似乎也在映射诗人的心志和情感,是那么地自由和奔放。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精神境界的向往,以及对自己现实处境的不满。同时,这也是一种抒发个人情怀与大自然交融的过程,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跋东坡木石

玉局老仙天下人,平生爱与石传神。

长江绝岛风涛里,千古常令墨色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跋江天暮雨图

千山忽暗雨来时,天末浓云送落晖。

老眼平生饱风浪,犹怜别浦钓船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跋江贯道绝笔古松

石根盘屈老苍官,绝笔殷勤记岁寒。

万里风云欲飞化,君家留得壁间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跋赵唐卿所藏访戴图(其二)

王孙胸次足丘壑,幻出山阴访戴图。

草屋柴扉闭风雨,客来空去得知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