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太平文物自多奇,刺史风流照海涯。
五福神游先乐国,百灯王现应明时。
笙箫合处春回煖,桃李阴中月落迟。
醉倒花前天厚我,何须更间紫姑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开篇“太平文物自多奇,刺史风流照海涯”两句,表明诗人所在之地文化遗产丰富,刺史(地方行政长官)的风范影响至广,仿佛能够照亮大海之滨。接着,“五福神游先乐国,百灯王现应明时”两句,则是说到神灵降临于祥瑞之国,而“百灯王”可能是指某种节庆活动或神灵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片“笙箫合处春回煖,桃李阴中月落迟”两句,通过对乐器声音和春天气氛的描写,以及桃李花盛开时月光透过树梢缓缓落下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安详而宁静的氛围。最后,“醉倒花前天厚我,何须更间紫姑为”两句,则是诗人在美景中沉醉,不需借助仙女(紫姑)来增添欢乐,天然之美已经足够让人心满意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节日庆典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能够享受到的快乐与安宁。
不详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白日殆欲寝,黄花能起予。
妙香来枕上,正色立霜馀。
护外劳编竹,培深更荷锄。
收功归我枕,洗眼读残书。
夜到甘泉捷,光摇建晓魁。
唐家方再造,汉德已重开。
太史书云后,群公贺雪回。
十行宽大诏,早晚出银台。
梦获生花笔,祥开视草儒。
奉天专仰陆,元祐只传苏。
莲影光分烛,丝纹细结絇。
禁中颇牧在,夙夜赞神谟。
闻道催宣召,传呼入翰林。
堂高初上玉,带重更垂金。
烦悉周公诰,丁宁葛亮心。
调元知有日,天意向君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