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长

秋夜长,不成寐,床前月光白如纸。

歌窈窕,怀清泠,夜中怪底荒鸡鸣。

倒裳起舞感慨作,乾坤无处无戈兵。

空山孤鹤更清唳,忧怀欲写茫无际。

坐看黄叶坠我前,零露漙漙下庭砌。

明星烂烂银汉横,铜壶滴滴刻漏长。

事殊兴极听转悄,夜如何其渠未央。

秋夜长,长如此,年来谁识征夫苦。

忍抛儿女戍边城,妇事姑嫜应门户。

嗟尔群栖乌,绕树徒惊飞。

岂知孤凤凰,集彼朝阳枝。可以舞箫韶,衔瑞图。

一四海,混八区。

凤兮凤兮览德辉,凤兮凤兮览德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夜难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时局的忧虑。首句“秋夜长,不成寐”,直接点明了时间与心境,秋夜漫长,难以入眠,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

接下来,“床前月光白如纸”一句,以月光的洁白比喻内心的纯净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静谧与寒冷。接着,“歌窈窕,怀清泠”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悠远,仿佛在歌唱着幽深的情感,怀念着某种清冷而遥远的事物。

“夜中怪底荒鸡鸣”一句,荒鸡的啼鸣打破了夜的宁静,也唤醒了诗人的忧思,似乎预示着不祥或警醒。诗人起身舞蹈,借以抒发心中的感慨,但“乾坤无处无戈兵”的描述,揭示了诗人对战乱不断的担忧和无奈。

“空山孤鹤更清唳”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哀愁的氛围,孤鹤的叫声在空旷的山间回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接着,诗人感叹自己的忧怀无法表达,只能看着黄叶飘落,露水滴落,明星闪烁,时间流逝,铜壶滴漏声长,这一切都显得格外寂寥。

最后,“事殊兴极听转悄,夜如何其渠未央”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兴衰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全诗以“秋夜长,长如此,年来谁识征夫苦”收尾,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战争中士兵艰辛生活的同情与关注。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9)

朱希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籍贯:温州乐清

相关古诗词

寄云山寺僧人草堂

白云深羃羃,青山郁峨峨。

道人无住著,奈此青山何。

山中草堂花映户,禅味由来最清苦。

嗟予寥落徒相思,身绊尘缘乃远阻。

李邺侯,懒瓒公,平生道气长塞胸。

法中老将人中雄,曾翻砚水作玄雨,号令神物驱蛟龙。

朅来谈笑九天上,坐使六合生华风。

苍生戢戢俱在甄陶中,公今顾我如有意,会飞杖锡凌苍空。

形式: 古风

藤杖赠西原道人

山人赠尔藤一枝,怪形偃蹇如蛟螭。

平生丘壑我所爱,魑魅惊走安敢窥。

梓潼当年赠桃竹,书阁照夜然青藜。

吁嗟古人迹已远,能无此物相扶持。

赵州八十始行脚,芒鞋健步双庞眉。

登山涉水览幽胜,意倦未必忘归期。

旧传化龙不复见,能解虎斗安足奇。

吾师履行极平坦,世人方寸生九疑。

云山住处本禅寂,猿鸟为伴真相知。

大千由来在脚底,要探理窟穷玄机。

鼓枻还从甬东去,出门一笑孤云飞。

形式: 古风

和戴文准

材重椅桐价璧瑜,山川清气孕魁奇。

谈经夺席输年少,独步当今更有谁。

君如局促辕下驹,平生志气壮万夫。

虞卿穷愁书始著,孟轲好辨言非迂。

今人虽生古人后,古人岂与今人殊。

要吞五车在胸次,取之无尽用有馀。

圣贤道脉传不泯,名悬万代日月俱。

致君唐虞比稷契,岂但可托六尺孤。

文风远扬起颓俗,才行杰出称醇儒。

我今见君一倾盖,情同鱼水交欢娱。

丈夫重义轻富贵,厚颜滥禄非吾徒。

却笑扬郎老执戟,一官不徙谁吹嘘。

多君韫椟同美玉,不待善价安肯沽。

何妨教儿压新酒,长歌且鲙松江鲈。

形式: 古风

借韵简叔向陈先生

干戈寻满地,愁杀杜陵人。

云蔽青霄日,风扬碧海尘。

积骸腥血满,飞檄羽毛新。

倦坐凭乌几,长吟岸白纶。

拥麾思宿将,伏阙忆忠臣。

何日枭群寇,馀波泽四民。

朝廷安反侧,草莽足容身。

会见祠郊庙,歌诗荐白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