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梵王生别思,之子事遐征。
烟水浮杯渡,云山只履行。
三生尘梦醒,一锡衲衣轻。
此去家林近,飘飘物外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牟融的《送僧》,通过对比和意象手法,描绘了一位僧人的离别情景以及其超然物外的情怀。
"梵王生别思"一句,以“梵王”指代佛祖或高僧,表达了僧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所持有的沉重思想。"之子事遐征"则进一步说明这位僧人的儿子(弟子)被派往远方执行使命,这种长途跋涉的任务增添了一份离别的艰辛。
"烟水浮杯渡,云山只履行"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烟雾缭绕的水面和高耸入云的山峰,形象地展现了僧人独自一人穿越自然界的旅途。这里的“浮杯渡”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只履行”则强调了僧人的孤独与坚定。
"三生尘梦醒,一锡衲衣轻",这两句诗表达了僧人对于世间纷扰的觉悟和对佛法的追求。"三生"指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即时间的长河;而“尘梦”则是世间的一切迷惑与束缚。"一锡衲衣轻"则形象地表达了僧人通过禅修(一锡)来获得心灵上的解脱,其简朴的生活方式(衲衣)也体现了一种精神上的轻松。
最后,"此去家林近,飘飘物外情"两句诗预示着僧人的归宿——不远的将来他将回到自己的禅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世俗情感的超脱,心中只有对佛法的执着和追求。"飘飘"一词形容了一种轻盈自如、物我两忘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离别与修行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其超然世俗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出世间而又不脱离尘世的宁静境界。
不详
东汉官员。学问渊博,初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学生数百人,在乡里很有名。后举茂才,任丰县县令。在任三年,政绩为州郡第一。后入朝任职,历任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司空、太尉等。在职尽责,很有能力,受到百官敬畏、皇帝称颂。建初四年(公元79年),去世。著有《牟子》二卷
旧日仪容只宛然,笑谈不觉度流年。
凡缘未了嗟无子,薄命能孤不怨天。
一醉便同尘外客,百杯疑是酒中仙。
人生随处堪为乐,管甚秋香满鬓边。
满头华发向人垂,长逝音容迥莫追。
先垄每怀风木夜,画堂无复綵衣时。
停车遥望孤云影,翘首惊看吊鹤悲。
独有贤人崇孝义,伤心共咏蓼莪诗。
故人千里隔天涯,几度临风动远思。
贾谊上书曾伏阙,仲舒陈策欲匡时。
高风落落谁同调,往事悠悠我独悲。
何日归来话畴昔,一樽重叙旧襟期。
朔风猎猎惨寒沙,关月寥寥咽暮笳。
放逐一心终去国,驱驰千里未还家。
青蝇点玉原非病,沧海遗珠世所嗟。
直道未容淹屈久,暂劳踪迹寄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