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悯农

稻田高下欲分畦,积潦瀰茫隔寸堤。

天意未收连夜雨,农功良苦半身泥。

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

朝满夕除应可信,望晴心绪忆昌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业生产的艰难情景。诗人通过对稻田和农事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农民劳作辛勤的同情以及对天气变化无常的无奈。

"稻田高下欲分畦,积潦瀰茫隔寸堤"两句,生动地展示了稻田因为连绵的雨水而变得难以区分,水势浩大到几乎要溢出田埂。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

"天意未收连夜雨,农功良苦半身泥"两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于农业生产中遭受的不幸天气和劳作之艰辛的感慨。这里的“天意”暗示了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哀,同时“半身泥”则形象地表现了农民在恶劣环境中的勤劳与困顿。

"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两句,进一步强化了对农业困境的描绘。诗人用“一丸”指代农田被洪水吞没,无法挽救,而“千顷空怜”则表达了面对广袤农田因灾而失收时的无奈与哀伤。

"朝满夕除应可信,望晴心绪忆昌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天气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美好天气的渴望。这里的“朝满夕除”指的是农事紧迫,而“望晴心绪忆昌黎”则是诗人内心对于和谐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农业、农民命运以及自然天气变化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还通上人卷

格清词苦与谁论,携绕钱塘给事坟。

所得岂容人继和,朗吟应被鹤听闻。

月轮冷照千岩雪,霞片轻装万叠云。

投向吾庐卜知己,拟将诗草为师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閒居

五斗不尔竞,一区聊自营。

閒看探花信,静坐听松声。

约客酒初熟,访僧诗漫成。

有时过闾里,往往竞邀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光诗首句云饱食复闲眠又成二章(其二)闲眠

秋怀一事无,暑尽昼凉初。

竹户静长闭,藜床安有馀。

逍遥化胡蝶,容易入华胥。

天上多官府,神仙恐不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閒眠

乍暖经行久,新凉出浴初。

酒酣春昼永,食饱午钟馀。

我懒喜聊复,君閒应乐胥。

年来苦奔走,此味竟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