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题顾氏景筠堂

绿玉参差傍短楹,高堂清梦已冥冥。

满枝只带湘灵点,一曲空听秦凤鸣。

天莫问,物多情,此君潇洒若平生。

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更。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鹧鸪天·题顾氏景筠堂》由高明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画面。首句“绿玉参差傍短楹”以生动的比喻,形容翠绿的竹子错落有致地倚靠在廊柱上,犹如碧玉般晶莹剔透。"高堂清梦已冥冥"则暗示了主人在高雅的厅堂中沉醉于梦境,但梦境已渐渐模糊。

接下来两句“满枝只带湘灵点,一曲空听秦凤鸣”,通过湘灵和秦凤的典故,增添了神秘与哀婉的气氛。湘灵是传说中的湘水女神,秦凤则是古代象征祥瑞的鸟,这里借以表达景筠堂的幽静和主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天莫问,物多情,此君潇洒若平生”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万物有情的理解,认为竹子的潇洒姿态仿佛主人一生的写照,流露出对人生态度的感慨。最后一句“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更”,以风声月色的宁静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岁月的流逝,老泪涟涟,更显人生的沧桑。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景筠堂的描绘,寄寓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岁月如梭的深深感叹。

收录诗词(47)

高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元代戏曲作家。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诗擅文。他曾从名儒黄□游,黄为官清廉,并以至孝见称。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明代万历刻本《琵琶记》插图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受到治下百姓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

  • 字:则诚,号菜根道人
  • 生卒年:约1305~约1371

相关古诗词

三奠子.留襄州

上楚山高处,回望襄州。兴废事,古今愁。

草封诸葛庙,烟锁仲宣楼。英雄骨,繁华梦,几荒邱。

雁横别浦,鸥戏芳洲。花又老,水空流。

著人何处在,倦客若为留。习池饮,庞陂钓,鹿门游。

形式: 词牌: 三奠子

梅花引(其一)

蒿火目。藜羹腹。书生宁有封侯骨。长须奴。下泽车。

艰关险阻,谁教涉畏途。半生落莫长安道。

一事无成双鬓老。南辕吴。北辕胡。

功名富贵,情知不可图。

形式: 词牌: 梅花引

西江月

九转灵丹妙药,从来一点元真。仙家收得做天人。

普度人人有分。本来朱砂一味,还元黑锡白银。

河车搬运与心君。了见不离方寸。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

妙本三元真火,收来锻炼成丹。药全二百四十元。

颗颗圆明体现。丹里红霞缭绕,丁公食了飞仙。

黄房睡觉总无言。方始婴儿才恋。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