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甲午九月游广陵平山堂曲宴即席和白石韵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杜郎旧熟游程。

甚江湖病眼,为路柳偏青。

正哀吹、连天警燧,故人重见,尊酒谭兵。

怅烟堤、鸦点残阳,空下台城。

后庭玉树,奈歌前、重听堪惊。

叹木落淮南,留人几处,丛桂多情。

我亦过江词客,山堂在,倦赋秋声。

念天涯归梦,明年芳草还生。

形式: 词牌: 扬州慢

鉴赏

此诗《扬州慢》是清代郑文焯所作,其以细腻笔触描绘了扬州的景致与历史沧桑,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开篇“十里春风,二分明月”,以春风吹拂、明月高悬的景象,营造出扬州的温柔与静谧。接着“杜郎旧熟游程”一句,暗含对过往扬州繁华的怀念,杜郎指杜牧,其曾游历扬州,留下诸多名篇佳句。

“甚江湖病眼,为路柳偏青”一句,诗人以“病眼”自喻,表达了对扬州现状的感慨,路柳之青更添几分苍凉。随后“正哀吹、连天警燧”描绘了扬州的凄凉景象,与昔日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故人重见,尊酒谭兵”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在宴会上的相聚,虽是欢聚,却也难掩心中的忧愁。“怅烟堤、鸦点残阳,空下台城”一句,通过描写夕阳下的荒凉景象,进一步抒发了对扬州衰败的惋惜之情。

“后庭玉树,奈歌前、重听堪惊”引用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以之象征扬州往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落寞,令人不禁感叹。接下来“叹木落淮南,留人几处,丛桂多情”一句,以自然界的变迁比喻扬州的兴衰,表达了对扬州命运的深深忧虑。

最后,“我亦过江词客,山堂在,倦赋秋声”表明诗人自己也是经历过扬州繁华的词人,如今山堂犹在,但已无心赋诗,流露出一种无奈与疲惫。“念天涯归梦,明年芳草还生”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扬州复苏的希望,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扬州往昔繁华的追忆,也有对当下衰败的感慨,更有对未来可能复苏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家乡的深情。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后庭花.湖上草堂和孙光宪

倦桡重问青芜国。竹西秋色。山好过江依旧绿。

一笑留得。旧家池馆在,俊情谁识。鬓丝如织。

十里珠帘成梦忆。此意何极。

形式: 词牌: 后庭花

醉落魄.山塘夜归记邻舟歌者和范石湖

珠吭清绝。别船酒散灯微灭。回波荫翠交槐樾。

残梦高楼,篴里旧时月。水香帘隙明肌雪。

轻风催漏铜龙咽。镜中花好无人折。

明日歌尘,留与断红说。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绛都春.溪堂卧雨,有巳秋愿夏之思,陈衡仲改此曲为平调,感音凄厉,因次韵于水西桂丛歌之

残蝉送暑,近桂阴院落,轻暖轻寒。

病枕睡迟,垂灯疏绮雨声閒。

题红惯听吴桥水,翠眉曾损愁弯。

半襟秋粉,一屏冷麝,梦老丛兰。

几处登临泪眼,早花销酒力,草没诗痕。

十载倦游,霜簪吟鬓镜尘昏。

归期总为伤春误,故山应有啼鹃。

断魂犹系,西风咫尺画阑。

形式: 词牌: 绛都春

鹧鸪天.冷红簃逭暑赋得侧艳小词以罗帕澹墨题之

水榭移灯月到床。花阴四捲茜纱凉。

兰汤竞夕宜温玉,帘外风来澡豆香。

肌雪净,脸波长。枕函花隐玉清防。

自嫌澹素无梳洗,犹被池莲妒睡妆。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