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丁学士陪诸公城东饮

黄花秋草满荒台,联马鸣珂未欲回。

上苑自将驰道隔,高林空望白云开。

荐肴已去纱笼羃,赐酝新从蚁瓮来。

天气正清风景好,重门虽禁不辞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秋日黄花和荒芜的草丛布满了废墟台,骑马的人还未准备离开。
皇家园林被驰道隔绝在外,只能在高高的树林中遥望白云飘荡。
献上的菜肴已经撤走,只剩下纱罩下的残羹,新赐的美酒是从蚂蚁窝般的陶罐中来的。
天气晴朗景色宜人,虽然重重门户禁止饮酒,但美景当前我仍忍不住举杯畅饮。

注释

黄花:秋季的菊花。
秋草:秋天的杂草。
荒台:废弃的平台或遗址。
联马:成群的马。
珂:马饰上的玉片。
上苑:皇家园林。
驰道:古代供皇帝专用的大道。
纱笼羃:覆盖菜肴的纱罩。
赐酝:皇室所赐的美酒。
蚁瓮:形容酒坛小如蚂蚁窝。
天气正清:天气晴朗。
风景好:景色优美。
重门:重重门户。
不辞杯:不顾禁令,愿意饮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丁学士陪诸公城东饮》。诗中描绘了秋季景色和宴饮的场景。首句“黄花秋草满荒台”,以黄花和秋草渲染出一片荒凉而静谧的背景,展现出秋日的凄美。次句“联马鸣珂未欲回”,通过马匹装饰的响声和游人的不舍,暗示了聚会的热闹与愉悦。

“上苑自将驰道隔,高林空望白云开”两句,写出了宴饮之地与皇家园林的隔绝,以及遥望白云的遐想,流露出淡淡的离宫之感。接着,“荐肴已去纱笼羃,赐酝新从蚁瓮来”描述了菜肴的精美和酒的醇厚,体现了宴席的丰盛。

最后一句“天气正清风景好,重门虽禁不辞杯”,点明了天气晴朗,景色宜人,即使有重重门禁也无法抵挡饮酒的兴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聚会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含了诗人对宴会的欢愉感受和对自然景色的赞赏,展现了宋人宴饮文化的风雅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刁经臣读李卫公平泉山居诗碑有感

当时植珍木,岂是昧前规。

废宅长春草,故山存旧碑。

已嗟良璧毁,安识古松姿。

叔子每怀慕,此心空自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依韵和三月十四日清明在席呈

太守风流甚,吟笺写蜀麻。

寻春何处客,映柳阿谁家。

蜡炬传新火,朱栏发旧花。

月光将欲满,特地炤铅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依韵和子聪见寄

尝念饯行舟,风蝉动去愁。

独登孤岸立,不见远帆收。

及送故人尽,亦嗟归迹留。

洛阳君更忆,宁复醉危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依韵和子聪夜雨

窗灯光更迥,宿雾晦层檐。

寒气微生席,轻风欲度帘。

湿萤依草没,暗溜想池添。

况值相如渴,无嫌鲁酒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