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十四)

老去情怀懒,翛然只此翁。

闲窗千里月,修竹一帘风。

事与孤鸿远,心将止水同。

故人如问讯,痴坐正观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年迈的心境变得慵懒,只有这个老翁独自悠然。
在静谧的窗户边,欣赏着千里之外的明月,清风穿过修长的竹林。
世事如同孤雁远飞,我的心境与平静的水面相同。
如果老朋友询问近况,我只会呆坐着凝视虚空。

注释

情怀:心境、情绪。
懒:慵懒。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翁:老人。
闲窗:安静的窗户。
千里月:遥远的月亮。
修竹:高雅的竹子。
一帘风:透过窗帘的风。
事:世事。
孤鸿:孤独的大雁。
止水:静止不动的水,比喻心境平静。
同:相同。
故人:老朋友。
问讯:询问情况。
痴坐:呆坐。
观空:凝视虚空。

鉴赏

这首宋朝曹勋的《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十四)》描绘了一位年迈诗人的心境。首句“老去情怀懒”表达了诗人随着岁月增长,对世事逐渐淡泊,不再有过多的激情和追求。接下来的“翛然只此翁”则刻画出诗人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形象。

“闲窗千里月,修竹一帘风”通过描绘窗外的宁静景象——明亮的月光洒满千里,清风吹过修长的竹林,营造出一种清幽、恬静的山居生活氛围。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平和。

“事与孤鸿远,心将止水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心境,将个人的琐事比喻为孤鸿远飞,而自己的心境如同止水般平静无波,不随外界事物起伏。这里展现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决心。

最后两句“故人如问讯,痴坐正观空”以故友询问为引,诗人以“痴坐正观空”的状态回应,表达出即使面对旧识,也宁愿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专注于当下的空灵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闲适与超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思考。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仆至赤城英侍者见访好语澜翻喜以成诗

闲中忙事厌营营,款段扬鞭访赤城。

问法未经双涧路,弥天先见万年英。

繁阴成幄暑风薄,好草传香朝雨晴。

杖屦何妨留一宿,松间语旧有馀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双溪云老寄示佳句及新茶用来韵为谢

老去光阴不问春,只思麋鹿与为群。

每求书附风前雁,便想山深日暮云。

铅椠尘劳应念我,诗章棋局久思君。

新茶仍副清新句,碌碌粗官愧少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天台宰祈雨有感

炎风踰月炽穹苍,稼穑如云已变黄。

令尹为民躬血恳,神龙奋雨破骄阳。

高低禾颖芃芃秀,垄亩风回细细香。

自尔屡丰应课最,西成先可贺仓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忆梅

江云暗江路,曾向玉川家。

冷入参差玉,香随的皪花。

照溪回夜色,冒雪冠春华。

犹记西窗伴,寒枝片月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