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送袁士旦归江南兼怀魏凝叔和公杨长苍二首(其一)

积雨日未已,客中怀可知。

如何相见地,即咏送行诗。

半月赵佗国,三秋文献祠。

好游年少事,搔首鬓如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走笔送袁士旦归江南兼怀魏凝叔和公杨长苍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

首句“积雨日未已”,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雨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绪与不舍。接着,“客中怀可知”一句,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心中满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如何相见地,即咏送行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即使在即将离别的时刻,诗人也忍不住吟诵起送别之诗,以表达心中的不舍与祝福。

“半月赵佗国,三秋文献祠。”这里运用了典故,赵佗国指的是古代的南越国,文献祠则是指祭祀文化先贤的地方。这两句既展现了对友人归乡的期待,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最后,“好游年少事,搔首鬓如丝。”诗人通过描述友人年轻时的游历生活,与自己如今的白发苍苍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走笔送袁士旦归江南兼怀魏凝叔和公杨长苍二首(其二)

一见即投分,相知宁在多。

吾尤推意气,人共诵诗歌。

卞璞终应剖,南圭近已磨。

谁能记微贱,为报幸无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罗仲牧移家车陂

陂上家家好,清溪带绿筠。

近闻诗社里,添汝白头人。

门向何峰住,樽堪席地陈。

太平遗曲在,为我拂龙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别后寄方蒙章陶苦子兼柬何不偕梁药亭吴山带黄葵村定邮诗之约二首(其一)

别时蟾兔缺,不觉渐成圆。

旅梦犹高馆,生涯在钓船。

风轻中酒后,夜永一阳前。

为有邮诗约,寒灯颇废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别后寄方蒙章陶苦子兼柬何不偕梁药亭吴山带黄葵村定邮诗之约二首(其二)

曲江千载下,作者未全湮。

笔墨无生气,光芒愧昔人。

谁能师日月,何以喻清新。

大海波澜在,骊珠自不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