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思寄赠五言以长句谢之

华亭沈虞卿,惠山尤延之。

每见无杂语,只说林景思。

试问景思有何好,佳句惊人人绝倒。

句句飞从月外来,可羞王公荐穹昊。

若人乘云驾天风,秋衣剪菊裁芙蓉。

暮宿银汉朝蓬宫,我欲从之东海东。

西湖柳色二三月,相逢一笑冠缨绝。

醉招和靖叫东坡,一吸西湖湖欲竭。

我醉自眠君自颠,路人往往指作仙。

此辈何曾识此乐,识与不识俱可怜。

别时花开今已落,思君令人瘦如鹤。

梦里随君携酒瓢,同登天台度石桥。

瀑泉界天泻云窟,长松拔地搀烟霄。

与君联句章未了,帝城钟动西峰晓。

海风吹堕珊瑚枝,乃是先生寄我诗。

火云烧江江水沸,君诗清凉过于水。

定知来自雪巢底,恍然坐我天台寺。

形式: 古风

翻译

华亭的沈虞卿,惠山的尤延之。
每次相见无闲言,只谈论林景思的话题。
试问景思的魅力何在?他的佳句让人惊叹不已。
句句如月光洒落,连王公推荐也难及。
若是人能乘云驾风,裁制秋衣如菊花般清雅。
夜晚栖息银河宫,我愿随他去东海之东。
西湖柳色在二三月,相遇一笑,官帽都仿佛断了。
醉中唤来苏东坡和林和靖,一饮西湖水都要干涸。
我醉眠你狂舞,路人常误以为仙人。
他们哪曾懂得这种乐趣?不论识或不识,都值得怜惜。
分别时花已开败,思念你使我消瘦如鹤。
梦中与你共持酒杯,同登天台过石桥。
瀑布如天倾泻入云洞,长松直插云霄。
我们联句未完,京城钟声已在西峰响起黎明。
海风吹落珊瑚枝,那是先生寄给我的诗。
烈日下的江水沸腾,你的诗却如凉水般清新。
定是你来自雪山深处,让我恍如置身天台寺。

注释

华亭:地名,古代吴县别称。
沈虞卿:人名,具体身份未知。
惠山:无锡名胜,有惠山泉。
林景思:可能是诗人所推崇的人物或作品。
王公:古代对贵族或高官的尊称。
穹昊:天空,穹苍。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
和靖:林逋,字和靖,北宋隐士。
东坡:苏轼,号东坡居士。
天台:浙江天台山,道教名山。
石桥:可能指天台山上的石梁桥。
海风:形容诗中的豪放气息。
雪巢:冰雪覆盖的居所,象征高洁。
天台寺:浙江天台山上的著名寺庙。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题为《林景思寄赠五言以长句谢之》。全诗通过对友人林景思的赞美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高远的文学追求。

首先,"华亭沈虞卿,惠山尤延之。每见无杂语,只说林景思。" 这几句直接点出林景思的才名,其简洁有力,显示了诗人对其才能的高度评价和信赖。

接着,"试问景思有何好,佳句惊人人绝倒。" 通过设问的形式,强调林景思之所以令人敬佩,是因为他的佳作能够让人感到震撼和赞叹,显示了诗人的崇高艺术追求。

然后,"句句飞从月外来,可羞王公荐穹昊。若人乘云驾天风,秋衣剪菊裁芙蓉。" 这几句以鲜明的意象描绘出林景思诗句如同月光中飘逸而来的仙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超凡脱俗的艺术世界之中。

在接下来的部分,"暮宿银汉朝蓬宫,我欲从之东海东。西湖柳色二三月,相逢一笑冠缨绝。醉招和靖叫东坡,一吸西湖湖欲竭。" 诗人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林景思诗作的向往与追随,以及在艺术上的一种超越。

最后,"我醉自眠君自颠,路人往往指作仙。此辈何曾识此乐,识与不识俱可怜。别时花开今已落,思君令人瘦如鹤。梦里随君携酒瓢,同登天台度石桥。瀑泉界天泻云窟,长松拔地搀烟霄。" 这些句子以梦境为媒介,将现实与幻想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林景思的怀念和艺术追求的深沉情感。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构思和生动的语言,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风格,也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跨越世俗的情谊与共鸣。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泊舟临平二首(其二)

拂溪十点五点雨,縠纹织出团花缕。

花头细大虽不匀,一花销时一花吐。

北风卷云如卷帘,忽然收尽玉廉纤。

天光却在水光下,天水镕作镜一奁。

好山隔市望不见,祗有清溪照人面。

形式: 古风

泊舟临平二首(其一)

前窗向市下却帘,后窗临水开却门。

岸头杨柳报春动,溪底云天随浪翻。

隔溪数间黄草屋,绕屋千竿翠琼竹。

三老鸣钲舣柂楼,今宵又向临平宿。

形式: 古风

泊冷水浦

前夕放船湘口步,约到衡州来日午。

五程一减作三程,谢渠江涨半篙清。

今日雨来三四五,又闭疏篷听暮雨。

长年商量泊船所,雨外青山更青处。

形式: 古风

盱眙军东山飞步亭和太守霍和卿韵

杏花岩左斸东岩,驱使淮山指顾间。

招信上流总奔赴,僧伽孤塔政弯环。

今来古往空陈迹,远草斜阳祇惨颜。

走马看山真懡㦬,忙中拾得片时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