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黄应亨东明斋二首(其二)

斋居雅意与谁论,会见依光沐宠恩。

惭愧野人欺我懒,相招炙背坐松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在静心修行的生活中,我的高雅情趣与谁共享呢?
只有阳光和大自然的恩赐,陪伴着我相见与相处。

注释

斋居:静心修行的生活。
雅意:高尚的情趣。
谁论:与谁分享。
依光:依靠阳光。
沐宠恩:接受恩惠。
惭愧:感到羞愧。
野人:谦称自己为乡野之人。
欺我懒:说我懒惰。
相招:邀请我。
炙背:晒太阳取暖。
坐松根:坐在松树根上。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独处之乐、内心世界丰富而又不轻易向外界展示情感的诗句。"斋居雅意与谁论",开篇即设定了一个高洁、独立的生活状态,斋中是古时文人的书房或静室,雅意则是指那种超脱世俗、清高淡远的情怀。而这种雅意并不是与任何人都能随便分享的,故有"与谁论",表明诗人在选择倾诉对象上非常慎重。

接下来的"会见依光沐宠恩"则是说诗人虽然独立,但内心深处还是渴望得到理解和关爱。这里的"会见"意味着偶尔或幸运地遇到,而"依光"通常指的是太阳光芒,代指帝王或尊贵之人的宠信。"沐宠恩"则是受到宠信与恩惠的意思。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解和关爱的渴望,但这种渴望并不强烈到会主动去寻求。

然后,"惭愧野人欺我懒"一句,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过去被世俗打扰、不够坚定自我的反思与自责。"野人"通常指的是没有修养或文化素质的人,而"欺我懒"则是说这些人因为诗人的懒散而轻易地欺骗了他。

最后的"相招炙背坐松根",描述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情景。"相招"意味着互相召唤或邀约,而"炙背"则是曝晒在阳光下,使得身后的部分变得温暖。"坐松根"则是在松树的根部坐下,常用来形容隐逸生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与朋友或志同道合之人一起享受宁静淡泊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比斋居生活与世俗往来的不同,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独立和内在平衡的理想。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寄题黄应亨东明斋二首(其一)

青藜不复来人世,好学如君自少双。

赖有羲和鞭日毂,晓红常照读书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得天台命二首(其二)

暖风环佩满芳洲,贝阙珠宫忆旧游。

此日刘郎心似水,桃花空绕暮溪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得天台命二首(其一)

奉祠得请向天台,清梦先寻紫翠堆。

借问刘晨今在否,云间应见耳孙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得冲佑命

几年归梦水云间,猿鹤重寻已厚颜。

惭愧君恩犹窃禄,官衔新带武夷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