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望远行》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静谧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与自然景观的变换,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十二屏山曲曲遮”,以“十二屏山”象征连绵不绝的山脉,通过“曲曲遮”描绘了山势的蜿蜒曲折,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深远。接下来,“秋色去应赊”则点明了季节的变化,暗示秋天的景色逐渐消逝,时间的推移带来了季节的更迭。
“黄绵袄子落檐牙”一句,以“黄绵袄子”比喻落叶,形象地描绘了秋叶从树梢飘落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秋季的特征。而“岭上北枝花”则在对比中突出了季节的转换,北枝上的花朵依然绽放,与落叶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寒雪霁,鹔鹴轻”两句,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雪的消融使得空气更加清新,而“鹔鹴轻”可能是指轻盈的雪花或轻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水沉一缕凄清”则通过香气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凄美,水沉香的淡淡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增添了几分哀愁与思念。
最后,“床头蟋蟀久无声”一句,以蟋蟀的消失作为背景音的结束,强调了夜晚的寂静,同时也可能暗含了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感慨。“那得重看鹤氅行”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画面生动、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