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颜长道(其一)

薄命犹多难,浮生未定居。

故人忧已矣,千里问何如。

白发羞明镜,青灯怯细书。

不曾知史馆,何用索枯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命运多舛,人生漂泊不定。
老朋友已为我忧虑,千里之外询问近况如何。
看着镜中的白发,面对微弱灯光下的细小字迹感到心惊。
我从未涉足史馆,又何必去寻求那些陈年旧事呢。

注释

薄命:命运坎坷。
犹:还。
多难:遭遇许多困难。
浮生:漂泊不定的生活。
未定:尚未安定。
故人:老朋友。
已矣:已经。
何如:怎么样,近况如何。
白发:白发苍苍。
羞:对...感到羞愧。
明镜:明亮的镜子。
青灯:油灯,灯火微弱。
怯:害怕,胆怯。
细书:细小的文字。
不曾:未曾。
知:了解。
史馆:历史馆,收藏文献的地方。
索:寻求。
枯鱼:比喻过时或无用的信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寄答颜长道(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坎坷命运和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挂念。"薄命犹多难,浮生未定居",这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的不幸遭遇和生活的不稳定,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辛酸。接着,诗人通过"故人忧已矣,千里问何如",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即使相隔千里,仍关心对方的境况。

"白发羞明镜,青灯怯细书",诗人以白发和青灯为意象,描绘出自己在孤寂夜晚读书的情景,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知识追求的感慨。最后两句"不曾知史馆,何用索枯鱼"则寓言式地表达,诗人感叹自己并未身处显赫的史馆之中,无需像求取枯鱼那样去寻求虚名,暗含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真实生活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个人经历和心理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寄酬咸平朱宣德

冥冥超世网,蔚蔚秀儒林。

他日熟看面,今诗初得心。

白头无故意,异代有同音。

绠短徒施巧,终然莫汲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潭州张芸叟二首(其二)

去国如前日,为邦得旧游。

霜甘先落手,春雁几回头。

只道风沙恶,宁知贾宋留。

赋诗真有助,吊古不同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潭州张芸叟二首(其一)

湖岭一都会,西南更上游。

秋盘堆鸭脚,春味荐猫头。

宣室来何暮,蒸池得借留。

孰知为郡乐,莫作越乡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题披云楼

使君高会答清秋,增饰披云作胜游。

九日再逢堪一笑,终朝百过更深忧。

落霞孤鹜知才尽,疏雨微云怯语遒。

宾主纵贤终少在,只今未可压黄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