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和家兄巽翁久别听雨》由元代诗人刘诜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沉的思绪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夜阑不能寐,长听雨声寒”,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深夜孤寂、寒雨绵绵的氛围,诗人难以入眠,只能倾听窗外的雨声,这雨声仿佛是寒冷的,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暗示着孤独与哀愁。
接着,“万里风尘远,三年会聚难”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兄弟之间的分离之苦。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兄弟二人相隔万里,难以相聚,表达了对相聚不易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盼。
“每怜伯仁胜,自作少游看”则流露出诗人对兄弟伯仁的敬佩之情,同时也以自己为喻,自比为唐代诗人秦观(字少游),暗示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不用闻邻笛,相悲正泪潸”一句,以邻家笛声的悲伤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哀伤,即使没有笛声,诗人的心中也充满了泪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兄弟而产生的深深悲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听雨这一日常景象,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