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的《戊辰长安感述七首》中的第三首。诗中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时代更迭的感慨。
首句“爰书新布盛都门”,以“爰书”(古代记录事件的文书)的重新颁布,象征着新政策或新秩序的开始,强调了都城的盛大景象。接着,“往事于今渐敢言”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过去事件的讨论和回忆逐渐变得大胆起来,暗示了社会氛围的变化。
“投阁大夫朱紫富,勒碑僚属姓名尊”两句,运用典故,借“投阁大夫”(指东汉大臣杨震因不满朝政而自请贬谪)和“勒碑”(在石碑上刻写功绩)来表达对忠诚官员的怀念与尊敬。其中,“朱紫富”可能暗喻官员的显赫地位,“龈骨多蒙齧狗痕”则以“齧狗”(比喻小人)的比喻,讽刺那些曾经被小人所害的忠良之士。
“斧钺未膏霾已扫,圣朝真信有馀恩”则是对当朝统治者治理国家的肯定,表示在经历了风雨之后,政权得以稳固,正义得以伸张,百姓得到了应有的恩惠。其中,“斧钺”象征权力和法律,“霾已扫”意味着混乱与不公已被清除,展现出诗人对当前政治局面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公正与仁慈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