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饮客言

御史在前执法后,先生饮酒不濡口。

脱巾露顶两脚赤,先生饮酒不论石。

试问先生饮何如,举手指腹此谁测。

东家闭门强偪仄,刻骨胶筋束形迹。

一生寂寞养声光,谁肯回头顾枯魄。

南邻矜誇尚驰骛,平明跨马朝天去。

车从导骑如云屯,谤辱丘山盈后路。

赐铜铸钱终饿死,深居巷内还逢虎。

高天苍苍地茫茫,与君举首望八荒。

人生优游本无事,自置冰炭毒肺肠。

鹏飞鴳跃何高卑,菌短椿寿何彭殇。

百年倏忽不再得,争夺纷纷世界仄。

浑沌不凿人不死,但知饮酒志愿毕。

东方明星高,西山江水流。

明星却回江不断,与君常醉消白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书饮客言》,出自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李复之手。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状态。

诗中“御史在前执法后,先生饮酒不濡口”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严苛的法律约束,依旧我行我素,不为外界干扰所动摇。这里的“先生”自指诗人本身,而“饮酒不濡口”则是形象地描绘出他在逆境中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和生活方式。

接着,“脱巾露顶两脚赤,先生饮酒不论石”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不受世俗束缚的态度。即便是在最为艰难的环境下,他也不会改变自己饮酒享乐的习惯,这里的“不论石”暗示着对生活质量的坚持和追求。

在问答体诗句中,“试问先生饮何如,举手指腹此谁测”则是诗人自问自答,表达了他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肯定与自信。通过这种形式,李复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人生哲学。

“东家闭门强偪仄,刻骨胶筋束形迹”描述的是诗人在物质匮乏和精神压迫中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追求。这里的“东家”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居所,而“闭门”则表明他选择了与世隔绝,以保持内心的独立和宁静。

接下来的几句,“一生寂寞养声光,谁肯回头顾枯魄”、“南邻矜誇尚驰骛,平明跨马朝天去”则分别描绘了诗人对待生命态度的反思,以及他对于外界纷扰与个人追求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

在“车从导骑如云屯,谤辱丘山盈后路”中,李复通过对比手法,将自己遭受的非议和困境比作如云般聚集的马队,以及充满道路的诽谤,这些都是他为坚持自我所付出的代价。

“赐铜铸钱终饿死,深居巷内还逢虎”则是对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之间冲突的生动描绘。诗人用“赐铜铸钱”和“深居巷内”来象征性地表达了即便是在最贫困的情况下,他依然遭遇到了精神上的威胁。

在后续几句中,李复以“高天苍苍地茫茫,与君举首望八荒”表达出一种超越尘世、与宇宙为伍的壮阔情怀。这里的“与君”有可能是对某个知己或理想中的伙伴的呼唤,共同仰望广袤无垠的天地。

“人生优游本无事,自置冰炭毒肺肠”则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悟。诗人认为人生本应无忧,却因为个人的选择和社会的压力而使得内心充满了痛苦。

随后的几句“鹏飞鴳跃何高卑,菌短椿寿何彭殇”、“百年倏忽不再得,争夺纷纷世界仄”则分别描绘出生命的无常和世间的纷争。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生命的短暂与世事的纷扰进行了对照,表达了一种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感悟。

最终,“浑沌不凿人不死,但知饮酒志愿毕”则是全诗的一个总结。这里的“浑沌不凿”暗示着宇宙万物未可预测,而“人不死”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坚持。李复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即便在面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时,也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生活信念。

综上所述,《书饮客言》展现了一位宋代诗人的自我肯定与超脱生死的哲学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复在那个动荡年代中,如何以诗歌来表达他对个人自由和精神独立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